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下列試劑分別進行實驗,所取試劑用量如下表所示,且反應均恰好完全.
      試劑及質量 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
    CaO固體A1g 10%鹽酸B1g C1g
    Ca(OH)2固體A2g 10%鹽酸B2g C2g
    CaCO3固體A3g 10%鹽酸B3g C3g
    已知:A1+A2+A3=23.0g,B1+B2+B3=219.0g,現將甲、乙、丙三位同學所得到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所得溶液總質量為237.6g.求:
    (1)丙同學所取CaCO3固體的質量;
    (2)最終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分析: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而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同時放出氣體二氧化碳;因此三種固體物質與鹽酸混合后質量差即為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可計算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因為都是恰好完全反應,所以溶液中的溶質是CaCl2,且CaCl2的質量可由氯元素在反應前、后守恒計算得出,即可根據鹽酸質量計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氯化鈣質量與所得溶液質量比即為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
    解答:解:(1)設丙同學所取CaCO3固體的質量為x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3.0g+219.0g-237.6g=4.4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100
    x
    =
    44
    4.4g
     
    x=10.0g
    (2)設反應共生成CaCl2的質量為y
    2HCl~2Cl~CaCl2
    73          111
    219g×10%    y
    73
    219g×10%
    =
    111
    y
      y=33.3g
    CaCl2的質量分數=
    33.3g
    237.6g
    ×100%=14.0%
    答:(1)丙同學所取CaCO3固體的質量為10.0g;
    (2)最終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0%.
    點評:本題的技巧為利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由于鹽酸中氯元素質量和氯化鈣中氯元素相等,所以,可利用鹽酸的質量計算氯化鈣的質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三個不同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如圖.他們的方法是,先將下圖裝置分別放在天平上調節(jié)至平衡,然后分別取下,甲、乙將試管中的液體與錐形瓶中的物質混合,丙將氣球中的鎂粉倒入錐形瓶中充分反應后,再放入各自的天平上,下列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下列試劑分別進行實驗,均恰好完全反應.所用試劑及質量見下表
    試劑及質量 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
    CaO(固)a1g 10%鹽酸b1g C1
    Ca(OH)2(固)a2g 10%鹽酸b2g C2
    CaCO3(固)a3g 10%鹽酸b3g C3
    已知a1+a2+a3=23.04g,b1+b2+b3=189.8g,現將甲、乙、丙三同學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個容器內,稱得溶液為206.16g,試求此混合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做有關CO2氣體的實驗:

    (1)甲同學將收集滿CO2氣體的試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見裝置A),并輕輕振蕩試管①描述產生的現象
    試管中液面上升,石蕊試液變紅色

    (2)乙同學將一瓶CO2沿燒杯壁傾倒 (見裝置B),下層階梯上的蠟燭火焰先熄滅,這一事實說明CO2,具有
    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的
    性質.
    (3)丙同學擠壓裝置C中滴管的膠頭,使其中的NaOH溶液滴入燒瓶,并輕輕振蕩,系在導管一端的氣球慢慢脹大.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燒瓶中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得燒瓶中的氣壓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位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常見的氣體,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O2,發(fā)生裝置應選用如圖中的
    A
    A
    裝置(填編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你的改進方法是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若用C裝置收集,當O2收集滿并取出集氣瓶后,停止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
    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

    (2)乙同學利用B裝置制取CO2,如圖是乙同學在化學實驗中主要操作過程的示意圖.

    根據上述實驗操作過程,請找出乙同學操作錯誤的是(填序號)
    、

    (3)丙同學用B裝置制得了與上述兩個同學不同的氣體,寫出他實驗時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點燃這種氣體之前一定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檢驗氫氣的純度
    檢驗氫氣的純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邗江區(qū)二模)欲在室溫和1.01×105Pa條件下測定鎂的原子量.請利用如圖給定的儀器(盛放鎂條的隔板有小孔)組成一套實驗裝置(每種儀器只允許用一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氣流方向由左向右,則各儀器的接口連接的先后順序為a→
    g
    g
    h
    h
    →b→c→f→e→d(填寫字母).
    (2)裝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體是
    ,作用是
    使A瓶中的氣體進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氣壓,將稀鹽酸壓入B裝置與Mg發(fā)生化學反應
    使A瓶中的氣體進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氣壓,將稀鹽酸壓入B裝置與Mg發(fā)生化學反應

    (3)連好儀器后,要進行的操作步驟有以下幾步:
    ①待儀器B中的物質恢復至室溫時,測量量筒C中水的體積(假設將測定的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為VmL);
    ②擦掉鎂條表面的氧化膜,將其置于天平上稱量(假設其質量為mg),并將其投入試管B 中;
    ③檢查各裝置的氣密性;
    ④旋開儀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當鎂條完全溶解時再關閉活塞.
    上述幾步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③②④①
    ③②④①

    (4)若未將試管B冷卻至室溫就測量量筒C中水的體積,這將會使所測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數據(填偏高、偏低和無影響)
    偏低
    偏低

    (5)若未擦凈鎂條表面氧化膜就進行實驗,這將會使所測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數據(填偏高、偏低和無影響)
    偏高
    偏高

    (6)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下圖裝置來測定一定質量的鎂完全反應后生成氫氣的體積:

    實驗步驟如下: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向試管B中加入鎂條;
    ③準確操作,記錄C中液面刻度(C為帶有刻度的量氣管,D為可上下移動的水準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
    ⑤B中不在有氣體產生并恢復至室溫后,準確操作,記錄C中液面刻度,計算得到氣體的體積為Vml
    Ⅰ、甲同學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連接好裝置,從D管注水,C、D兩管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標記,一段時間后,兩邊高度差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為使測得的氣體體積更精確,記錄C中液面刻度時,除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冷至室溫外,還應
    調節(jié)D管,使CD兩邊液面相平
    調節(jié)D管,使CD兩邊液面相平
    ;
    Ⅱ、甲同學認為鎂帶在實驗前應打磨,目的是
    除去表面的氧化鎂
    除去表面的氧化鎂
    ;
    Ⅲ、通常實驗前須估算藥品用量,如果實驗過程中,發(fā)現鹽酸的量不足,應中途加酸還是重新實驗:
    重新實驗
    重新實驗
    ;理由是
    中途加酸會使氣體溢出
    中途加酸會使氣體溢出

    Ⅳ、以上是乙、丙兩位同學所用實驗裝置,在步驟⑤讀數時所處的穩(wěn)定狀態(tài)圖,則將會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是(假設其余步驟完善且操作準確無誤):乙
    偏小
    偏小
    ,丙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