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18、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生成紅色固體物質(zhì)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從物質(zhì)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它能與NaOH反應,生成Na2SO3
    【方案設計】依據(jù)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看木條是否復燃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zhì)量.寫出SO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認為方案中的安全隱患是
    實驗時剩余氣體B通過加熱的試管易發(fā)生爆炸事故

    丙同學認為:為確保安全,實驗前應先收集一試管氣體,用拇指
    堵住試管囗,靠近火焰點火,
    ,若不發(fā)出
    尖銳的爆鳴聲
    ,方可采用上面的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經(jīng)丙同學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裝置A進行稱量,再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入,過一會兒點燃B處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表面含CuO的銅網(wǎng)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停止通氣,再次稱量裝置A,發(fā)現(xiàn)質(zhì)量無增減.
    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氣體是
    H2

    【思維拓展】
    (1)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
    H2SO4
    物質(zhì).
    (2)不通過稱量,如何判斷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呢?有一同學設計了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就得出SO2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結論.其他同學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理由是
    SO2溶于水中也會導致試管內(nèi)氣壓減小,液面上升
    .要得到科學嚴謹?shù)慕Y論,仍利用該裝置,補做的實驗是
    把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換成硫酸鈉溶液,做一個對比試驗

    CuSO4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學想猜想其他鹽溶液也能在這個反應中起到同樣的作用,于是他們做了以下的探究:
    (1)清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適量的FeCl3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伸入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分離出Fe3+和Cl-,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①甲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②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③丙同學的猜想:真正催華分解 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認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學的猜想,理由是
    因過氧化氫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見水不是催化劑

    (3)同學們對余下的兩個猜想,用實驗進行了探究.請你仔細分析后填表: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無明顯現(xiàn)象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
    Fe(NO33溶液
    ,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用18mol/L的硫酸配置100ml 1.0mol/L的稀硫酸,若實驗儀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盤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膠頭滴管      G.50ml燒杯    H.100ml容量瓶
    (1)實驗時應選用儀器的先后順序是(填入編號)
    F、E、G、C、H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填寫編號)
    B、C、D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C.配置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試樣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滴管滴加蒸餾水到標線.
    D.配置溶液時,如果試樣是液體,用量筒量取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標線1cm-2cm處,用滴管加入蒸餾水到標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zhuǎn)和搖動多次.
    分析:方案設計:(1)根據(jù)氧氣的助燃性來檢驗;(2)根據(jù)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來考慮;(3)根據(jù)氧氣和氫氣的性質(zhì)和氫氣的驗純方法考慮.結論:通過前面的實驗進行排除即可;
    思維拓展:(1)要想產(chǎn)生氫氣要考慮金屬與酸反應;(2)根據(jù)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考慮;只要是不與二氧化硫反應的溶液就行,主要是對比實驗.
    (1)根據(jù)催化劑的作用,若FeCl3溶液能催化H2O2分解,加入FeCl3溶液,應可觀察到試管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伸入試管中的帶火星木條復燃;
    (2)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zhì)量和化學質(zhì)量都不變,根據(jù)催化劑的這一特點,判斷過氧化氫溶液中水、FeCl3溶液中的
    Fe3+、Cl-是否可以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3)為檢驗兩種離子中哪一種離子對過氧化氫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可采取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實驗探究,即加入其它含F(xiàn)e3+或Cl-的溶液進行對比;
    (1)根據(jù)濃硫酸稀釋的步驟推出需要的儀器;
    (2)根據(jù)會造成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
    解答:解:方案設計:(1)由于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看是否復燃;
    (2)SO2與NaOH反應的反應物是SO2和NaOH,生成物是亞硫酸鈉和水,再通過觀察法進行配平即可;
    (3)氫氣具有可燃性,如若不純,點燃或加熱時易產(chǎn)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前要注意驗純,一般采用小試管收集點燃的方法,不純時能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
    結論: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沒有改變說明不是二氧化硫,表面含CuO的銅網(wǎng)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說明氧化銅被還原為銅,故產(chǎn)生說明該氣體為氫氣;
    【思維拓展】(1)要想產(chǎn)生氫氣必須是金屬與酸反應,所以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
    (2)由于SO2溶于水中能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也會導致試管內(nèi)氣壓減小,使液面上升,因此要做一個對比試驗即可,把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換成硫酸鈉溶液,做一個對比試驗;
    (1)根據(jù)實驗結論可得知FeCl3溶液能催化H2O2分解,因此,向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入FeCl3溶液時,可以觀察到: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伸入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故答案為: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但分解速率依然很小,說明溶液中的水并不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而且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使之在變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質(zhì)量發(fā)生了改變;從以上兩個方面都可以說明水不能作用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故猜想甲明顯不對;
    故答案為:甲;因過氧化氫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見水不是催化劑;
    (3)為檢驗Cl-向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了含有Cl-的稀鹽酸,觀察到無明顯改變,說明溶液中的Cl-不能對過氧化氫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因此,可推測溶液中的Fe3+催化了過氧化氫的分解,因此另一個探究實驗應加入含有Fe3+的溶液進行,并應觀察到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帶火星木條的復燃;故可加入含F(xiàn)e3+的硫酸鐵溶液或硝酸鐵溶液;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Fe(NO33溶液 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1)配置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一般要經(jīng)過計算、量取(使用量筒量取、膠頭滴管)、稀釋(在燒杯中稀釋、玻璃棒攪拌均勻)、裝瓶(容量瓶)存放;用18mol/L硫酸配制1.0mol/L硫酸,實際是稀釋問題的計算及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配制實驗操作,根據(jù)稀釋定律C1V1=C2V2可計算18mol/L硫酸的體積=5.6mL,該體積的液體用10mL量筒量取比用100mL量筒量取誤差要小,故應選E,而不選A;所以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有:膠頭滴管、10mL量筒、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
    (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潤洗容量瓶,這樣會使內(nèi)壁附著溶質(zhì),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大,B不正確;若在容量瓶中進行溶解或稀釋,由于熱效應會使溶液的體積和容量瓶的容量發(fā)生改變,所配溶液濃度有誤差,C、D不正確.
    故答案為:
    【方案設計】(1)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木條不復燃;
    (2)SO2+2NaOH═Na2SO3+H2O;
    (3)混合氣體在B中易被點燃,發(fā)生爆炸;尖銳的爆鳴聲;結論:H2;
    【思維拓展】(1)H2SO4或HCl;
    (2)SO2溶于水中也會導致試管內(nèi)氣壓減小,液面上升;把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換成硫酸鈉溶液,做一個對比試驗;
    (1)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產(chǎn)生,伸入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甲,因過氧化氫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見水不是催化劑;
    (3)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Fe(NO33溶液 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1)F、E、G、C、H;
    (2)B、C、D.
    點評:判斷兩種物質(zhì)反應后生成物是什么氣體時,要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來做出推斷,再進行逐一排除,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速率但不會改變反應的結果,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其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都不變;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配置、有關溶液稀釋的簡單計算.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是中考對這部分知識考查的又一熱點,操作步驟、實驗儀器、配制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中的誤差分析,都將是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8、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小麗在探究金屬性質(zhì)的實驗中,將鎂條放在熱水中,發(fā)現(xiàn)了有氣泡產(chǎn)生,這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可能是氫氣;還可能是
    氧氣

    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瓶中,觀察木條是否復燃

    對所得的溶液,小麗繼續(xù)進行探究.在熱“水”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褪去.溶液中的紅色為什么會消失?
    【提出猜想】
    ①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氣中的CO2;
    ②可能是
    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變小

    【查閱資料】a.金屬鎂可與熱水反應生成一種氣體和氫氧化鎂,所得溶液呈堿性.
    b.熱水中的氫氧化鎂的溶解能力比冷水中的更大.
    【方案設計】
    猜想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 結論
    猜想① 將上述紅色溶液分成兩份,在一份中加少量的植物油.
    沒加植物油的紅色褪去,另一紅色沒褪去
    若猜想①成立
    猜想② 將上述紅色溶液分成兩份,并用植物油封住,
    一支溫度保持不變,另一支自然冷卻
    前者紅色沒褪去,后者紅色褪去
    猜想②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3、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生成紅色固體物質(zhì)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從物質(zhì)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它能與NaOH反應,生成Na2SO3
    【方案設計】:依據(jù)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看木條是否復燃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zhì)量.寫出SO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 +2NaOH=Na2SO3+H2O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認為方案中的安全隱患是
    實驗時剩余氣體B通過加熱的試管易發(fā)生爆炸事故
    .丙同學認為:為確保安全,實驗前應先收集一試管氣體,,用拇指
    堵住試管囗,靠近火焰點火
    ,若不發(fā)出
    尖銳的爆鳴聲
    ,方可采用上面的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經(jīng)丙同學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NaOH溶液進行稱量,再將收集到的氣體通入,過一會兒加熱試管中銅網(wǎng);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表面含CuO的銅網(wǎng)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停止通氣,再次稱量NaOH溶液,發(fā)現(xiàn)質(zhì)量無增減.
    【結論】:(4)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氣體是
    H2

    【思維拓展】:(5)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
    酸性
    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境】在課外活動中,小斌按照課本實驗(見圖1)探究分子的運動時,聞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2的實驗裝置,進行同樣的實驗,結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得到了和課本實驗同樣的結論.
    【實驗探究與結論】小斌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
    (1)滴入少量濃氨水后,濕潤的酚酞濾紙條發(fā)生的變化是
    變紅
    變紅

    (2)用初中的化學知識分析,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
    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與水放出大量的熱,是分子運動加快,氨水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水

    (3)和課本實驗比較,小斌改進后的裝置的優(yōu)點是(寫出一點)
    節(jié)約藥品
    節(jié)約藥品

    【思維拓展】小媚受小斌實驗的啟發(fā),將圖2裝置進一步改裝成圖3裝置,用于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此外
    小媚的裝置還可以時驗證: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小媚為完成自己的兩個驗證實驗,對實驗進行的簡單改進是:(4)
    在大試管底部預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
    在大試管底部預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
    (5)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支管口
    用燃著的木條放在支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溧陽市模擬)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生成紅色固體物質(zhì)的同
    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呢?
    【提出猜想】從物質(zhì)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02、02、H2
    【查閱資料】S02易溶于水,它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S03
    【方案設計】依據(jù)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02,則檢驗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收集的氣體中若復燃說明是氧氣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收集的氣體中若復燃說明是氧氣

    (2)乙同學認為是S0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人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zhì)量.寫出S02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02+2NaOH=Na2S03+H2O
    S02+2NaOH=Na2S03+H2O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如果放出的是02和H2的混合物,你認為方案中的安全隱患是
    在B中加熱可能會爆炸
    在B中加熱可能會爆炸

    丙同學認為:為確保安全,實驗前應先收集一試管氣體,用拇指
    堵住試管口迅速移近酒精燈
    堵住試管口迅速移近酒精燈
    ,若不發(fā)出
    尖銳的爆鳴聲
    尖銳的爆鳴聲
    ,方可采用上面的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經(jīng)丙同學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裝置A進行稱量,再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人,過一會兒點燃B處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表面含Cu0的銅網(wǎng)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停止通氣,再次稱量裝置A,發(fā)現(xiàn)質(zhì)量不變,確認反應中沒有S02生成.
    結論:
    (1)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氣體是
    H2
    H2

    (2)寫出H: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CuO
     加熱 
    .
     
    Cu+H2O
    H2+CuO
     加熱 
    .
     
    Cu+H2O

    【思維拓展】
    (1)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顯
    (選填“酸”或“堿”)性.
    (2)有一同學提出:不通過稱量,也能說明有無S02生成.他設計了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就得出S02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結論.其他同學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理由是
    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也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使試管中的氣壓減小,試管中液面上升
    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也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使試管中的氣壓減小,試管中液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