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做一有機物組成測定的實驗,他們將一定量的有機物在氧氣中燃燒后,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和澄清石灰水,觀察到無水硫酸銅粉末由白色變?yōu)樗{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甲立即下結(jié)論:“此有機物一定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可乙卻搖頭說:“也許還有氧元素.”你認為哪位同學的說法正確?請闡明觀點.如何證明誰的觀點正確?

    答案:乙對,符合質(zhì)量守恒定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瀘州)某Na2SO4溶液中可能混有NaOH和Na2CO3兩種物質(zhì),為證明NaOH和Na2CO3的存在,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以下自主探究實驗:
    (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有氫氧化鈉存在.
    (2)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有Na2CO3存在.
    乙同學認為:(1)不正確,理由是
    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
    (2)①也不正確,理由是
    氫氧化鋇可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氫氧化鋇可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乙同學認為按以下方案進行探究能達到目的:
    第一步:②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稀鹽酸
    稀鹽酸
    ,若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有Na2CO3存在,產(chǎn)生氣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第二步:③另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氯化鈣
    氯化鈣
    溶液,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酚酞試液,若顯紅色,說明有NaOH存在.
    經(jīng)大家討論研究確認,乙同學的方案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6、甲、乙兩同學在進行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時,對“如何判斷酸堿溶液恰好中和”展開了討論.請你對他們在探究中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1)甲同學提出:可以應用酸堿指示劑進行判斷.
    乙同學提出:可以根據(jù)反應是否有水生成進行判斷.
    上述意見中,你認為正確的是
    同學的意見.
    錯誤的是
    同學的意見.(選填“甲”或“乙”)
    (2)兩位同學共同對甲同學提出的“應用酸堿指示劑進行判斷”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一:在鹽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yōu)榧t色.再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由紅色變?yōu)樽仙?BR>方案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呈
    色.
    再逐滴滴加鹽酸,預期在完全反應時,溶液會變?yōu)?
    色.
    根據(jù)化學實驗中“反應現(xiàn)象必須明顯”的設計原則:你認為要判斷酸堿溶液恰好中和,應該選用
    石蕊
    試液作指示劑.
    (選填“石蕊”或“酚酞”)
    (3)甲、乙兩位同學在鹽酸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多次測定溶液的pH,并據(jù)此畫出如右圖的曲線,請你回答:
    測定溶液的pH必須使用
    PH
    試紙.
    圖中a點表示
    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滴加的NaOH溶液體積為V2mL時,
    溶液的pH
    大于
    7 (選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4)兩位同學經(jīng)過討論,達成共識.他們又根據(jù)“在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的原理,設計了如右圖的實驗.請你對該實驗進行一種推測,填寫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jù)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位同學要選用該圖中的裝置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試回答:
    ①分液漏斗中應該加入的物質(zhì)是
    過氧化氫溶液
    過氧化氫溶液
    ,錐形瓶中放入的物質(zhì)是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②甲、乙兩位同學在制取氧氣時,選用了相同的氣體發(fā)生裝置,但其收集裝置不同,通過對比知道,甲收集的氧氣比乙純.則甲選
    E
    E
    裝置收集,乙選
    C
    C
    裝置收集.
    ③甲選擇該裝置收集的依據(jù)是
    氧氣不易溶于水
    氧氣不易溶于水
    ,如何知道已集滿了一瓶氧氣?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逸出時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逸出時

    ④甲同學在開始實驗時,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可收集裝置中并沒收集到氣體,其原因是
    裝置漏氣
    裝置漏氣

    ⑤裝置A中反應很劇烈,據(jù)此,他們應該采用的安全方法是

    Ⅰ、控制液體流速;Ⅱ、用體積小的錐形瓶;Ⅲ、加熱反應物
    (2)若用一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通過排水量測定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裝置選用B、F、G).
    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②若各裝置連接順序是:a→b→c→d,F(xiàn)裝置內(nèi)導管(“b”或“c”)該怎樣延伸?請畫出.
    ③根據(jù)高錳酸鉀的質(zhì)量算出的氧氣體積為理論值.如果實際測得氧氣的體積大于理論值(水的體積測量準確),你認為原因是
    可能是錳酸鉀或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合理均可)
    可能是錳酸鉀或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合理均可)

    ④若改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則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固體混合物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
    變大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對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有關(guān)問題,進行了如下實驗.(以下2小題選做1題,若兩題都做,則以第(1)小題記分)
    (1)甲同學為了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實驗.
    回答問題:操作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變紅
    變紅
    ,操作②的過程中要不斷
    振蕩
    振蕩
    ,(填操作名),操作③后管內(nèi)溶液pH的一定等于7
    不是
    不是
    .(填是或不是)
    (2)乙同學也設計完成了另一個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能夠發(fā)
    生化學反應.并伴隨能量變化,在盛2mL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里,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每滴2滴測一次pH直到鹽酸過量.插入溫度計測試反應后溶液溫度.
    ①實驗中溶液的pH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由大于7逐漸變到小于7
    由大于7逐漸變到小于7

    ②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后溶液溫度
    升高
    升高
    .(升高或降低或幾乎不變)
    ③你認為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中,哪一位同學的實驗能充分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甲、乙兩位同學在學習甲烷性質(zhì)時,發(fā)現(xiàn)甲烷與氫氣和一氧化碳性質(zhì)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但H2和CO具有還原性,那么甲烷有沒有還原性呢?
    【假設猜想】甲同學:甲烷沒有還原性
    乙同學:甲烷有還原性,并對甲烷還原氧化銅的產(chǎn)物提出了下列假設:
    假設1:Cu、CO2
    假設2:Cu、CO、H2O
    假設3:Cu、CO2、H2O
    假設4:Cu、CO、CO2、H2O
    其中假設
    1
    1
    不合理,理由是
    甲烷中含有氫元素
    甲烷中含有氫元素

    【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yōu)樗{色
    【設計實驗步驟】(假設藥品都是足量的)為了判斷假設的合理性,乙同學設計了以下裝置

    ①分別稱量裝置A、B、C的質(zhì)量
    ②再次分別稱量裝置A、B、C的質(zhì)量
    ③向玻璃管中裝入CuO通一段時間的CH4
    ④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CH4至冷卻到室溫
    ⑤緩緩通入足量的CH4,加熱裝置A,使其充分反應
    甲同學認為還缺少一個步驟,缺少的步驟是⑥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其合理的操作順序是
    ⑥①③⑤④②
    ⑥①③⑤④②
    (填序號).
    【進行實驗】乙同學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
    ①裝置A中的黑色粉末變紅;裝置B中白色粉末變藍;裝置C中石灰水變渾濁
    ②稱量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A中玻璃管(含藥品)質(zhì)量 裝置B的質(zhì)量 裝置C的質(zhì)量
    反應前 150g 156.6g 256.8g
    反應后 147.2g 158.4g 257.9g
    【現(xiàn)象分析與數(shù)據(jù)處理】
    根據(jù)裝置A、B、C中的現(xiàn)象可推知,CH4與CuO充分反應后的產(chǎn)物依次是
    Cu H2OCO2
    Cu H2OCO2

    【實驗結(jié)論】
    ①CH4
    (填“有”或“沒有”)還原性.如沒有,不作答;如有,則乙同學的假設
    4
    4
    正確,原因是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0.3g,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為0.2g,C:H=3:2而甲烷中C:H=4:1,因此還生成CO.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為0.3g,生成的水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為0.2g,C:H=3:2而甲烷中C:H=4:1,因此還生成CO.

    ②裝置A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2CH4+7CuO
      △  
    .
     
    7Cu+4H2O+CO+CO2
    2CH4+7CuO
      △  
    .
     
    7Cu+4H2O+C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