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基因的作用與性狀表現(xiàn)流程示意圖,關于該流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是基因選擇性表達過程,不同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都不相同
B.某段 DNA 發(fā)生甲基化現(xiàn)象后通過①②過程一定不會形成蛋白質
C.豌豆的紫花性狀屬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D.某段 DNA 上發(fā)生核苷酸序列改變,則形成的蛋白質一定會改變
【答案】C
【解析】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2條途徑,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二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存在一基因多效應和多基因一效應的現(xiàn)象。
A、①過程是基因選擇性表達過程,不同細胞中表達的基因有可能相同,如呼吸酶基因在所有細胞都表達,A錯誤;
B、甲基化并未改變DNA的遺傳信息,某段 DNA 發(fā)生甲基化現(xiàn)象后通過①②過程也可能會形成蛋白質,B錯誤;
C、基因控制性狀一般有2條途徑,豌豆的紫花性狀屬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C正確;
D、某段 DNA 上發(fā)生核苷酸序列改變,則形成的蛋白質不一定會改變,如密碼子的簡并性(多種密碼子對應同一種氨基酸),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示意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準確的是
A.甲圖中生物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個體的概率為1/6
B.若只研究細胞中每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則乙圖細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同時產生2種、3種或4種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C.丙圖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D.丁圖表示某果蠅染色體組成,該果蠅只能產生AXW、aXW兩種基因型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大豆種子置于水分、空氣、溫度、陽光等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測定萌發(fā)種子或幼苗的重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若以葡萄糖為呼吸底物,第六天測得種子O2吸收量和CO2釋放量之比為1∶1,則大豆細胞內無氧呼吸的強度為_________。若H218O參與大豆種子的有氧呼吸,則此過程中18O的轉移途徑是______,該實驗方法是_______。
(2)若第10天大豆種子均萌發(fā)成幼苗,則大豆種子幼苗的光合速率__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速率。10天后大豆幼苗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11天大豆幼苗葉綠體產生的O2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離子通透性的高低可用電導(g)來表示,電導數(shù)值大,表示膜對該離子的通透性高,反之則表示對該離子的通透性低。圖中曲線 Vm 表示動作電位的形成和恢復過程,字母 a~d 位于 Vm 上;曲線 gNa+和 gK+表示動作電位的形成和恢復過程中 Na+和 K+電導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b 段為去極化過程,初期 Na+通道幾乎立即被激活,Na+迅速內流使膜電位減小至零
B.b~c 段為反極化過程,膜電位的變化只是 Na+內流的結果,c 點為動作電位最大值
C.c~d 段為復極化過程,K+的外流速率逐漸超過 Na+內流速率,膜電位恢復到靜息狀態(tài)
D.a~d 段,膜對 Na+和 K+通透性均會增高,但兩者在程度和時間上不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現(xiàn)真核生物中編碼A蛋白的基因上游有能夠增強基因表達的DNA序列,被稱之為增強子,增強子的作用機理如下圖。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增強子的核苷酸序列與其周圍的核苷酸序列有明顯的差別
B.增強子發(fā)揮作用需要依靠激活因子、介導因子和轉錄因子
C.增強子的核苷酸序列改變將引起A蛋白空間結構的改變
D.圖中?處代表RNA聚合酶,增強子可以增強其與啟動子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2月8日在重慶舉行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人們在運動過程中,機體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活動以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下列與此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內環(huán)境中的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
B.運動過程中,線粒體內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體溫略有升高
C.劇烈運動時會產生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與血漿中H2CO3緩沖物質發(fā)生中和,血漿pH保持相對穩(wěn)定
D.大量流汗使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白葉枯細菌可導致水稻籽粒重量降低、減產,研究水稻的抗白葉枯病基因及其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1)水稻A品系感病,B品系抗病,兩者只有極少數(shù)基因存在差異,研究者將從A品種中獲得的基因D連接到Ti質粒中,用________法將D基因轉入到B品系中。檢測發(fā)現(xiàn)有30株轉入成功的突變體,表型均為感病。將其中的4個突變株自交,向其子一代接種____________,檢測感病情況并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
突變株1的子一代 | 突變株2的子一代 | 突變株3的子一代 | 突變株4的子一代 | |
總數(shù) | 14 | 19 | 40 | 15 |
感病株數(shù) | 11 | 13 | 28 | 12 |
抗病株數(shù) | 3 | 6 | 12 | 3 |
由表中結果可知,____________是顯性性狀,根據(jù)上述4個突變株的____________可以推測控制該性狀的基因遵循分離定律。
(2)為研究D/d基因與水稻抗病的關系,研究者通過序列對比,在B品系中發(fā)現(xiàn)了與D基因序列非常相似的基因d,兩基因在編碼區(qū)和非編碼區(qū)均存在差異。
①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D基因編碼區(qū)中一個堿基對的替換造成該處編碼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密碼子為GCU、GCC、GCA、GCG)變?yōu)樘K氨酸(密碼子為ACU、ACC、ACA、ACG)。研究人員據(jù)此信息推測品系B產生抗病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研究人員使用了RNA干擾技術來減少D、d基因的翻譯。使用RNA干擾后,發(fā)現(xiàn)A品系植株表型由感病變?yōu)榭共。?/span>B品系的植株抗性進一步增強。由此可知,D/d基因與抗病性的關系為____________。說明d基因在_______區(qū)的序列與D基因不同,導致其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不同于D而使B品系具有抗病性。
(3)為進一步確定白葉枯細菌和D/d基因表達調控的關系,科研人員對兩品系分別接種了白葉枯細菌,然后提取了它們的____________,經反轉錄合成cDNA片段。以cDNA片段為模板,分別用D、d基因的特異性引物進行PCR,結果見圖。對照組除未接種病菌外其他處理與實驗組相同。由圖可知____________。
(4)綜合上述研究結果,請你提出一種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小組進行某植物的栽培實驗,圖甲所示為在適宜的光照、CO2濃度等條件下測得的光合作用曲線和黑暗條件下測得的呼吸作用曲線;圖乙所示為在恒溫密閉玻璃溫室中,連續(xù)24h測定的溫室內CO2濃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變化曲線。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當溫度達到55℃時,與植物光合作用相關的酶失活
B.根據(jù)圖甲分析,進行圖乙的實驗時,溫度最好設置在30℃
C.18h時,圖乙葉肉細胞中葉綠體產生的O2量大于線粒體消耗的O2量
D.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且CO2吸收量為0時,在兩圖中的描述點共有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氫對人類具有致癌危險性,但是我們的人體卻沒有受到過氧化氫的“威脅”,原因是我們人體能產生過氧化氫酶并及時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氣。如圖是某興趣小組在過氧化氫酶的最適溫度條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對過氧化氫的分解的影響的實驗中所繪制的曲線圖。請判斷下列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圖①所代表的實驗中,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和時間
B. 圖①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H2O2 酶具有高效性
C. 圖②中限制 AB 段 O2 產生速率的因素是 H2O2 的濃度
D. 提高溫度能使圖②中 C 點對應的過氧化氫濃度下的 O2 產生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