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2009屆高三地理模塊復(fù)習(xí)學(xué)案――地 圖

    【知識網(wǎng)絡(luò)】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考點(diǎn)透視】

           一、地圖的基礎(chǔ)知識

        1.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圖上距離比實(shí)際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

    公式是:比例尺=圖上距離/實(shí)際距離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種):

        ①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shí)地5千米;

        ②數(shù)字式:1:500000或1/500000

                  5千米   0   5千米

    試題詳情

    ③線段式: |   |  。

    (3)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

    在同樣的圖幅上:①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shí)際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nèi)容越詳細(xì),精確度越高。②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

        (4)比例尺的縮放:  

    ①比例尺放大:新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數(shù)。例如將比例尺a放大n倍,即比例尺放大到(n+1)倍,放大后的比例尺b=a(n+1),新比例尺b比原比例尺大。

    ②比例尺縮小:新比例尺=原比例尺×縮小到的倍數(shù)(分?jǐn)?shù)倍)。如將比例尺縮小1/n倍,即比例尺縮小到原比例尺的(n―1)/n倍,則新比例尺b=a(n―1)/n。新比例尺b比原比例尺a小。

        ③縮放前后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新圖幅面積=放大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圖幅面積,如將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n倍,則放大后的新圖幅面積是原圖幅面積的n倍。

    比例尺縮小后的新圖幅面積=縮小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圖幅面積,如:將比例尺縮小到原圖的l/n倍,則縮小后的新圖幅面積為原圖幅面積的(1/n)。

    (4)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的大小關(guān)系:由于垂直方向涉及的范圍(或距離)往往小于水平方向涉及的范圍(或距離),所以垂直比例尺一般都大于水平比例尺。

    試題詳情

           2.方向的判定:

    (1)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判讀: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①方格狀或圓弧狀經(jīng)緯網(wǎng)圖:從緯度看,北緯數(shù)值變大的方向?yàn)楸狈,變小的方向(yàn)槟戏,南緯反之;從?jīng)度看,東經(jīng)變大的方向?yàn)闁|方,變小的方向?yàn)槲鞣,西?jīng)反之。

    ②在以極點(diǎn)為中心的地圖上,離北極點(diǎn)越近的地方為北方,北極點(diǎn)看各個(gè)方向都為南方,離南極點(diǎn)越近的地方為南方,南極點(diǎn)看各個(gè)方向都為北方;順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yàn)闁|方,逆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yàn)槲鞣健5⒁猓簴|西方向的確定,要取兩點(diǎn)間經(jīng)度差小于180度的弧,即劣弧定向。

    (2)在有指向標(biāo)的圖上判讀:根據(jù)指向標(biāo)確定方向。

    (3)在沒有任何標(biāo)記的圖上判讀: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試題詳情

     3.圖例和注記:   

    圖例是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注記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數(shù)據(jù)和文字。

    等值線的判讀,先要明確等值線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再根據(jù)其數(shù)值變化、彎曲狀況、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推斷其分布規(guī)律、形成原因和影響因素。下面以等高線為例說明:  

    等高線圖的高度注記為“海拔高度”(即某個(gè)地點(diǎn)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我國的海拔是高出黃海海平面的距離)。等高線判讀時(shí)須注意以下五個(gè)方面:

     。1)延伸方向――等高線延伸方向?yàn)榈匦巫呦,與等高線垂直方向?yàn)槠露茸疃阜较,是水流方向?/p>

        (2)密度――等高距一定,等高線愈密則變化愈大,水流愈急;從地形上看,平原與高原面等高線稀疏,山地地形等高線密集。若坡面等高線高處密,低處疏則為凹坡,反之為凸坡,凸坡對視物有障礙。有時(shí)候圖上看不出密集與稀疏時(shí),可根據(jù)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決定。如果幾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相交在一起則表示陡崖。陡崖相對高度AH的計(jì)算方法:(n―1)d≤△H<(n+1)d(n為陡崖處匯集的等高線的條數(shù),d為圖中的等高距。)

        (3)數(shù)值變化――包括數(shù)值大小和極值等。從數(shù)值看,海平面數(shù)值為0;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地形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山地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極值則能反映某區(qū)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qū)域地勢起伏大小。如果沒有數(shù)值注記,可根據(jù)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于等高線且指向較低處的短線)

    (4)彎曲處――等高線向數(shù)值低的方向凸,則為高值區(qū),是山脊的位置;相反則為山谷。

        (5)局部小范圍閉合等高線――數(shù)值不在正常范圍內(nèi),其特點(diǎn)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小閉合等高線上的數(shù)值若與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shù)值較大者相同,則閉合區(qū)域內(nèi)的取值就大于這條等高線上的數(shù)值,反之亦反之)

    試題詳情

        三、地形剖面圖繪制方法

    1.繪制水平底線。在剖面線的下方作與其平行的直線,比例尺與原圖一致(也可放大或縮。,長度要適當(dāng)。

    試題詳情

    2.確定垂直比例尺及垂直坐標(biāo)的上下限。確定垂直比例尺應(yīng)注意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但要大于水平比例尺;垂直坐標(biāo)的上下限應(yīng)根據(jù)圖上的數(shù)值來確定(取圖中最大值與最小值)。

    試題詳情

        3.從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與各條等高線的交點(diǎn)處向下引垂線,垂線引到相應(yīng)高度并標(biāo)注出各點(diǎn)。引垂線時(shí)剖面線應(yīng)與水平底線相平行。

    試題詳情

        4.將標(biāo)出的點(diǎn)連成平滑的曲線。如果是斜圖要把地形剖面圖放置水平。

    試題詳情

    5.標(biāo)上水平、垂直比例尺。

    試題詳情

           四、地形剖面圖的判讀方法

        1.識別地形剖面圖的水平、垂直比例尺的大。   

    試題詳情

        2.根據(jù)題目條件和圖像形態(tài)或區(qū)域位置信息,判斷經(jīng)緯度位置;

    試題詳情

    3.與相關(guān)的分布圖、特征示意圖的知識進(jìn)行聯(lián)系,分析作答。

    地圖部分的考點(diǎn)主要集中在方向判斷、空間判斷、比例尺的應(yīng)用、各類地圖的判讀、地圖信息處理、繪制簡單地圖等熱點(diǎn)考點(diǎn),等值線圖、柱狀圖、區(qū)域地圖、網(wǎng)絡(luò)圖、原理圖等各種類別的地圖在高考試題中輪番出現(xiàn)。不過從近兩年高考試題看,其中的地圖的構(gòu)成要素有減少趨向,盡量將經(jīng)緯線、海陸輪廓或區(qū)域輪廓、等值線等組合在―起,把高中地理必修中的基本原理應(yīng)用在分析區(qū)域地理特征之上,成為地理非選擇題出題的主流趨勢,其實(shí)這也是一種必然趨勢,原因是雖然不強(qiáng)調(diào)地理考題的知識覆蓋面。

    【典例精析】

           1下面四幅地圖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試題詳情

     

           解析:熟悉比例尺,是從地圖上正確讀取信息的重要前提。本題考查考生是否能夠根據(jù)地圖上給出的資料,準(zhǔn)確地判別和比較地圖的比例尺的大小。一般圖幅大比例尺也大,圖幅小比例尺也小,此題要排除這種思維的影響,圖幅大小和比例尺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解題的關(guān)鍵是一要明確經(jīng)緯度距,二要明確比例尺大小的含義。此題解答時(shí),首先要明確比例尺大的含義。其次要進(jìn)行合理推導(dǎo),尋找各圖間的比較標(biāo)準(zhǔn)。比例尺大的含義是單位圖上距離代表的實(shí)際距離小,即單位實(shí)際距離相對應(yīng)的圖上距離大,在經(jīng)緯網(wǎng)圖上緯

     

    度相差1°的實(shí)際距離是相同的,此題即轉(zhuǎn)化成判斷哪幅圖中緯度差的圖上距離最大。四圖排序?yàn)锳圖>B圖>D圖>C圖,因此,A圖比例尺最大。進(jìn)行推理找出四幅圖間的比較標(biāo)準(zhǔn)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試題詳情

           答案:A

           2:讀右圖,從山峰向下望,將不能看見的

    點(diǎn)是(    )

           A.A點(diǎn)             B.B點(diǎn)           

           C.C點(diǎn)             D.D點(diǎn)

    試題詳情

        

     

     

     

     

    答案:A

           3: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地的地形及相關(guān)情況。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試題詳情

     

     

     

     

     

     

     

     

       (1)圖中有一瀑布,其落差不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觀賞該瀑布的最佳季節(jié)是_________。

       (2)A、B、C、D四處,宜作稻田的是              ,宜作果園的是                 。

       (3)圖中池塘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能夠發(fā)揮哪些作用?

       (4)在E處能否直接觀望F處?請作E至F間的地形剖面圖。

        解析:第(1)問,圖中瀑布位于260米等高線與250米等高線重疊處,其落差取值范圍是大于等于50米,小于150米。第(4)問作圖應(yīng)注意先直線連接原圖中E、F兩點(diǎn),這是準(zhǔn)確作圖的前提。

        答案:(1)50  夏季  (2)D  C  (3)發(fā)展水產(chǎn)養(yǎng)殖(養(yǎng)鴨\養(yǎng)鵝);提供灌溉水源;塘泥作肥料等 (4)能  畫圖略

    【常見誤區(qū)】

    試題詳情

           1.根據(jù)政區(qū)圖中的地區(qū)輪廓或根據(jù)一地的經(jīng)緯度坐標(biāo)對一地進(jìn)行位置判定是學(xué)習(xí)中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同學(xué)在解答地理題目中常犯錯(cuò)誤的地方。

           例:讀圖,對比兩大半島回答:

    試題詳情

       (1)兩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                     。

       (2)甲半島上的山脈走向?yàn)?u>                  ,乙半島上的山脈走向?yàn)?u>           。

       (3)A地如果是3月21日中午2點(diǎn),B地區(qū)時(shí)此時(shí)應(yīng)是                    

       (4)B地位于A地的                 方向。

       (5)甲半島地勢特點(diǎn)是                     ,乙半島地勢特點(diǎn)是                 。  

       (6)甲半島東側(cè)海域比乙半島東側(cè)海域鹽度____________,原因是               。

    解析:政區(qū)圖是常見的地圖。它是包含地形、河流、物產(chǎn)、交通線、城市等要素的政區(qū)綜合圖。除此,還有以政區(qū)為基礎(chǔ)的各種單一地理要素分布圖,如山脈分布圖、等溫線分布圖、人口分布圖、水系分布圖等。解答本題可由經(jīng)緯網(wǎng)知識可判斷比例尺大小及方向;由河流流向及河源分布狀況可判斷地勢特點(diǎn)及山脈走向,河流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大概地形的等高線。

    答案:(1)乙圖  (2)東北一西南  西北一東南  (3)19點(diǎn)  (4)東南  (5)西高東低(或西北高,東南低)  東高西低(或東北高,西南低)  (6)低  甲半島東側(cè)海域緯度比乙高,溫度低,蒸發(fā)量。患装雿u東側(cè)海域有大量淡水注入,而乙半島東俯則幾乎沒有徑流注入。  

    試題詳情

    2.地形剖面圖的判讀是地圖部分的難點(diǎn)之一

    試題詳情

    例:(2003年,全國 地理卷)下圖是我國某區(qū)域沿不同緯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圖組,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單元分別為(    )

           A.太行山、山東丘陵、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大興安嶺、長白山、內(nèi)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C.賀蘭山、太行山、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D.大興安嶺、山東丘陵、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2)①山脈南北綿延約(    )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干            D.1 400千米

       (3)L段(①、②兩山之間)的實(shí)際距離約為

            (    )

           A.50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4)適宜在⑤地區(qū)大面積種植的農(nóng)作物有

         A.春小麥、亞麻、甜菜                 B.冬小麥、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麥、大豆                 D.油菜、茶葉、春小麥

     

     

     

           解析:在政區(qū)地圖的應(yīng)用時(shí),不能根據(jù)經(jīng)緯度或圖中的地理事物的特征進(jìn)行準(zhǔn)確的定位是在學(xué)習(xí)中的難點(diǎn),也是答題失誤較多的地方。本題的解題關(guān)鍵點(diǎn)在于對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地形剖面圖的判讀可按以下步驟:①根據(jù)經(jīng)緯度確定剖面的地理位置。②看縱坐標(biāo)(垂直比例尺),了解圖示地區(qū)地形起伏變化,確定地貌類型、分析地勢特征等。③根據(jù)掌握的地理知識回答該地區(qū)所在大洲、國家、地區(qū)、瀕臨的海洋及與此有關(guān)的氣候、植被、地質(zhì)、土壤、水文、自然帶、人類生產(chǎn)活動(dòng)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問題。

    答案:(1)B    (2)B    (3)C    (4)A

    基礎(chǔ)演練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將比例尺1 :10000的某幅地圖,表示的范圍不變,而圖幅放大為原來的4倍,則新地圖

       的比例尺為                                                                                                        (    )

           A.比例尺不變       B.1 :2000          C.1 :5000        D.1 :40000

    試題詳情

    2.周長40厘米,寬為30厘米的圖紙繪制下列國家政區(qū)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澳大利亞       B.日本              C.法國          D.新加坡

    試題詳情

    3.下面的地形剖面圖圖B是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圖A中的某條剖面線畫出的,它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4.下面是四幅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圖中“   ”為古寺的位置,根據(jù)古寺的位置最有利于旅

       游者登臨的是                                                                                                    (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a(chǎn)圖              B.b圖                C.c圖                D.d圖

    試題詳情

    5.下面四幅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請判斷坡度最陡的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右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數(shù)值乙>丙,等高距為 100米。據(jù)此回答6―7題。

    試題詳情

    6.甲坡的朝向是(    )

        A.西南           B.東北

        C.東南           D.西北

    試題詳情

           A.1/5                B.2/5                C.3/5

    讀等值線圖,回答8―10題

    試題詳情

    8.若此圖所示為我國東南某地區(qū)的等高線,且a>b>c,

    則(    )

           A.②處為山谷                                       B.①處坡度小于②處

           C.③處山坡上降水較多                        D.①處山坡上長滿了馬尾松

    試題詳情

    9.若此圖所示為某地等壓線,且a>b>c,則                                                               (    )

           A.①處吹偏北風(fēng)                                    B.②處易出現(xiàn)鋒面雨

           C.該地區(qū)天氣晴朗                                D.該地區(qū)為陰雨天氣

    試題詳情

    10.若此圖所示為等震線圖(甲為震中),且a>b>c,則                                      (    )

           A.震級a>b>c                                     B.②處受到的破壞程度一定比①處、③處大

           C.①處震感先上下顛,后左右晃          D.在②處比①處先感覺到地震

    試題詳情

    二、綜合題:

       (1)在左圖內(nèi)畫出上圖中a―b之間的地形剖面圖。

    試題詳情

     

     

     

     

     

     

     

       (2)圖中c代表的是            工程。

                  建設(shè)該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的交界處,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B.該工程以西是盆地,能夠形成容量巨大

           的水庫庫區(qū)

           C.該工程建成后可以減緩上游洪水對中下游地區(qū)的威脅

           D.該工程所在地區(qū)地質(zhì)基礎(chǔ)好,無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質(zhì)災(zāi)害的威脅

       (3)本地區(qū)由于人類的不合理耕作而產(chǎn)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          。對農(nóng)業(yè)資源的綜合開發(fā)需要(     )

           A.發(fā)展立體農(nóng)業(yè)                                    B.建設(shè)魚塘――臺田

           C.小流域綜合治理                                D.鹽堿地、低濕地的綜合治理

       (4)丙地區(qū)盛產(chǎn)柑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從氣候、地形兩方面分析)

    【單元測試卷】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下圖中各點(diǎn)為相對同一基點(diǎn)的實(shí)測高程點(diǎn),數(shù)字為高程,單位為米,其中點(diǎn)A為該圖示區(qū)域的最高點(diǎn)。判斷1―2題。

    試題詳情

    1.圖中a、b、c、d四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a(chǎn)                       B.b 

           C.c                      D.d

    試題詳情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實(shí)線處可能有小溪流過

           B.圖中a和b處均可能有小溪流過

           C.圖中虛線處可能有小溪流過

           D.圖中實(shí)線和虛線處均可能有小溪流過

    試題詳情

    讀我國西南某地區(qū)地形圖,判斷3-5題:

    試題詳情

    3.此地區(qū)擬一座水電站,壩址應(yīng)先在A、B、C、

       D四點(diǎn)中的(  )地最合理(    )

           A.A              B.B   

           C.C            D.D 

    試題詳情

    4.下面對圖中所示地區(qū)最大的海拔高度的估計(jì),

       合理的是(    )

           A.1010米       B.1210米   

           C.1410米       D.1610米

    試題詳情

    5.對圖中所是地區(qū)最大相對高度的估計(jì),合理的是                                               (    )

    試題詳情

    讀等高線示意圖,已知a>b。讀圖回答6―8題

    試題詳情

    6.有關(guān)P、Q兩處地形的正確敘述(   )

           A.P為山坡上的洼地       B.Q為山坡上的洼地

           C.P處的海拔最低的地方   D.Q為山坡上的小丘

    試題詳情

    7.若b的海拔高度為200米,a的海拔高度為300米,則P、Q

       處的海拔高度為(    )

           A.200<P<300    B.200<P<400     C.100<Q<200   D.200<Q<300

    試題詳情

    8.若圖中閉合等高線的高度同為a或同為b,則P、Q處的地形可能                   (    )

           A.同為洼地                                           B.不可能為小丘

           C.同為緩坡                                           D.一處為洼地,一處為小丘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9.若ac、bd兩條經(jīng)線的度數(shù)分別為100°E、90°W,

       則c點(diǎn)位于b點(diǎn)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東北方向

    試題詳情

    10.若ac、bd兩條經(jīng)線的度數(shù)分別為100°E、150°E,則ab、bd、cd、ac四條線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關(guān)系為                                                                                                                   (    )

           A.a(chǎn)b<cd=bd=ac      B.a(chǎn)b=cd<bd=ac                        C.bd=ac>ab<cd      D.a(chǎn)b>cd>bd=ac

    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簡圖,讀圖回答11―12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2.下列各圖中,最能代表由東北乘船前往牛頭半島甲處途中所見到的地形外貌的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3.圖中懸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

           A.230米              

    B.350米

           C.560米              

    D.680米

    試題詳情

    14.懸崖形成的地質(zhì)構(gòu)造最有可能是(    )

           A.背斜                 

    B.向斜                  

    C.?dāng)鄬?nbsp;                

    D.地塹

    試題詳情

    15.河流上斷的剖面圖可能是(    )

    試題詳情

     

     

     

     

     

     

     

           讀某地區(qū)等值線分布圖(等值線的數(shù)值由北向南逐漸遞增),回答39―41題。

    讀右圖,回答16―18題

    試題詳情

    那么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    )

           A.13%                   B.23%

           C.60%                   D.93%

    試題詳情

    17.若右圖表示2000年上海產(chǎn)業(yè)構(gòu)成狀況,

    試題詳情

    第一產(chǎn)業(yè)占1.8%,第一產(chǎn)業(yè)占47.6%,

    試題詳情

    第三產(chǎn)業(yè)占50.6%,那么圖中能正確表

    示其產(chǎn)業(yè)構(gòu)成的是(    )

           A.a(chǎn)                       B.b                       

    C.c                       D.d

    試題詳情

    18.若右圖表示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份額狀況,那么圖中能正確表示面包廠、煉鋁廠區(qū)位選擇的分別是                        (    )

           A.a(chǎn)b                    B.da                     C.cb                     D.bd

    試題詳情

    下圖是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19―22題。

    試題詳情

    19.關(guān)于陡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a(chǎn)處陡崖高于b處

           B.a(chǎn)處陡崖相對高度為20米以上

           C.b處陡崖相對高度為20米以上

           D.b處陡崖相對高度為40米以上

    試題詳情

    20.高速公路選擇在圖中地形部位通過,主要原因

           是(    )

           A.該地位于山脊,地勢較高               B.該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該地巖層脆弱,易于開挖               D.該地位于鞍部,地勢較低

    試題詳情

    21.圖中d地植物比c地長勢更好,最主要原因是                                                (    )

          A.地勢低、坡度小                          B.蒸發(fā)量小,土壤濕潤

          C.光照條件好,氣溫高                      D.土層厚度大,地下水位淺  

    試題詳情

    22.為了防止斷面處山體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    )

           ①植樹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巖體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試題詳情

    文本框: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回答23―25題。

    試題詳情

    23.在圖中①、②、③三地可依次見到(    )

           A.牧場、雪山、鹽湖

           B.葡萄園、牧場、青稞

           C.葡萄園、牧場、油井

           D.坎兒井、草原、地?zé)崽?/p>

     

    試題詳情

    24.圖中③所在地區(qū)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崎嶇、交通不便                         B.地勢高,氣候嚴(yán)寒

           C.資源貧乏,人口承載量小                  D.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

    試題詳情

    25.圖中③所在地區(qū)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是                                                    (    )

           A.太陽輻射強(qiáng)烈,晝夜溫差大               B.受西南季風(fēng)影響,降水量豐富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試題詳情

    二、綜合題

    試題詳情

       (1)量得普塔勒母與加勒圖上距離約為3.3厘米,請計(jì)算機(jī)比例尺弄模糊了的數(shù)字X是            。

       (2)一探險(xiǎn)隊(duì)計(jì)劃在6月23日從首都科倫坡出發(fā),橫穿島嶼,6月27日到達(dá)拜蒂克洛,該探險(xiǎn)隊(duì)的行程總方向是            ,行程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            。晝夜長短的變化是            。

    試題詳情

    27.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各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圖中A山脈形成的原因是          。w.w.w.k.s.5.u.c.o.m

       (2)圖中B谷地名稱是          谷地;該地最主要糧食作物是         

       (3)圖中C地降水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是          ;D地主要經(jīng)濟(jì)作物是         

       (4)圖中95°經(jīng)線及其附近B河流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①                                                                   ;

          ②                                                                    。

       (5)你是否贊同在這一河段修建水電站,并提出你的理由。

     

     

    試題詳情

     

     

     

     

     

     

     

     

       (1)若大氣降水降落在P點(diǎn)后形成坡面徑流,請?jiān)趫D中畫出P點(diǎn)的徑流方向。

       (2)Q地區(qū)建成一座水電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庫蓄水后的回水淹沒的干流河段大約是                  千米。若干年后,a河、b河洪水危害加劇,原因是:    

                                                                         。

       (3)當(dāng)?shù)卣罅μ岢矘湓炝郑琣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樹造林模式(如圖a,圖b)。判斷能夠產(chǎn)生更大環(huán)境效益的模式并敘述其理由。

    試題詳情

       (4)簡述Q城市興起的主要區(qū)位因素。從促進(jìn)該地區(qū)經(jīng)濟(jì)發(fā)展來看,今后更有利于哪些產(chǎn)業(yè)部門的發(fā)展?w.w.w.k.s.5.u.c.o.m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C  2.D  3.A  4.D  5.B  6.A   7.B  8.C  9.C  10.C

    二、綜合題: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  

             

             

             

             

                (2)三峽(或長江三峽)   C   (3)水土流失  A

                (4)熱量資源豐富,水分條件好,多低山丘陵

            單元測試卷答案

            1.A  2.C  3.A  4.C  5.D  6.B  7.C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C  15.B  16.B  17.A  18.C  19.C  20.D  21.D  22.A  23.C  24.D  25.A

            二、綜合題:

            26.(1)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而成 (2)雅魯藏布江(藏南) 青稞

               (3)水稻  茶葉

               (4)①受印度洋(或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和地形影響,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②等高線等高距大,等高線密集,河流落差很大

               (5)贊同。①該河段水力資源豐富;②當(dāng)?shù)厝狈γ、石油、天然氣等常?guī)能源,水能開發(fā)程度低;③該河段離藏南人口較集中、經(jīng)濟(jì)較發(fā)達(dá)地區(qū)接近;④修建水電站有利于保護(hù)環(huán)境;⑤可有效扶貧,利于當(dāng)?shù)亟?jīng)濟(jì)的發(fā)展。

            反對。①在該河段修建水電站,會破壞峽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利于保護(hù)世界第一大峽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②可利用當(dāng)?shù)刎S富地?zé)崮芎吞柲芴娲;③距離我國經(jīng)濟(jì)中心遙遠(yuǎn),群山阻隔,輸電投資大;④當(dāng)?shù)亟?jīng)濟(jì)落后,產(chǎn)業(yè)分布、經(jīng)濟(jì)密度低,耗電量不大;⑤修建水電站的環(huán)境條件惡劣,施工難度大。

            27.(1)  6(2)向東北方向  變大  晝變短,夜變長

            28.(1)垂直于等高線指向低處

               (2)75千米   該地區(qū)位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yán)重,當(dāng)水庫蓄水抬高水位,使a 河、河下游河床淤高,導(dǎo)致水流不暢,洪水泛濫。

               (3)b   b河流域綠化帶平行于等高線與坡面徑流方向垂直,因而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上的作用更大一些。

               (4)自然資源開發(fā)(水能、鋁土等) 鋁產(chǎn)品加工、鋁礦開采、煉鋁、化工、旅游、養(yǎng)殖等。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