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
歷史試卷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項是正確的。
1.根據(jù)右圖中的信息,可以斷定,圖中①代表的城市是
A.長安 B.開封 C.洛陽 D.臨安
2.電視劇《貞觀長歌》,《貞觀之治》正在熱播中,選兩部電視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
A.東漢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3.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在評價武則天的統(tǒng)治時說過一句話,叫“政啟開元”,下列關于武則天“政啟開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武則天誅殺李唐宗室 B.武則天大力推行科舉制
C.武則天繼承了唐初的政策和制度 D.武則天為開元時期培養(yǎng)了名相重臣
4.文成公主的主要歷史貢獻是
A.加強了同藏族的聯(lián)系 B.加強了同壯族的聯(lián)系
C.加強了同蒙古族的聯(lián)系 D.加強了同維吾爾族的聯(lián)系
5.960年,在陳橋發(fā)動兵變后他做了皇帝,曾對人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個人是
A.李世民 B.耶律阿保機 C.趙匡胤 D.完顏阿骨打
6.南宋時,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的人是
A.岳飛 B.趙構 C.韓世忠 D.秦檜
7.“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出現(xiàn)于
A.兩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
8.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xiàn)于
A.隋朝時期 B.唐朝時期 C.北宋時期 D.南宋時期
9.南宋時期的紙幣是
A.交子 B.銅子 C.銀子 D.會子
10.蒙古大汗國的建立者被毛澤東譽為“一代天驕”,這個人是
A.耶律阿保機 B.完顏阿骨打 C.成古思汗 D.忽必烈
11.1279年,滅掉南宋、重新完成國家統(tǒng)一的人是
A.耶律阿保機 B.完顏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2.下列民族建立政權后,實行民族分化政策的是
A.女真族 B.契丹族 C.黨項族 D.蒙古族
13.元朝時,在中央設立的管理西藏的行政機構是
A.宣政院皖 B.行中書省 C.巡檢司 D.駐藏大臣
14.元朝創(chuàng)立的行政制度中,對我國后世影響最大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舉制 C.行省制度 D.宣政院
15.“說風陽,道風陽,風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風陽花鼓歌詞中提到的這位“朱皇帝”建立的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6.下列事件出現(xiàn)在明朝的是
A.設立澎湖巡檢司 B.設立宣政院 C.設立殿閣大學士 D.設立南書房
17.下列王朝中,大興文字獄的是①唐朝 ②隋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清朝時期出現(xiàn)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9.清朝的疆域空前遼闊,西南到達
A.太平洋 B.喜馬拉雅山 C.南海諸島 D.外興安嶺、庫葉島
20.清朝時,為加強對貴州、云南、廣西等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而實行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改土歸流政策 C.土司制度 D.閉關鎖國政策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小題16分,第22小題12分,第23小題14分,第24小題18分,共60分。要求:緊扣題意,條理清楚,邏輯嚴謹,書寫規(guī)范,否則扣分。
22.城市是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唐朝和北宋的都城分別是哪座城市?(4分)
(2)唐朝的都城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大都市,有許多外國人來到這座城市。外國人到這座城市來的主要目的有哪些?(4分)
(3)北宋的都城與唐朝的都城相比,在城市布局方面的最大不同是什么?(2分)
(4)哪一幅畫生動反映了北宋都城的市民生活和城市風貌?(2分)
23.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教導人們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中國人歷來強調“士可殺不可辱”,在強權和外來侵略面前,中國人表現(xiàn)出了高風亮節(jié),涌現(xiàn)出一大批杰山人物。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宋元時期,被俘后仍堅持民族氣節(jié),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為人生追求目標的人是誰?(2分)
(2)明朝時,率軍抵御倭寇入侵的人是誰?明末清初,率軍收復臺灣的人是誰?臺灣的回歸,結束了哪個國家對臺灣的殖民統(tǒng)治?(6分)
(3)清朝初年,清軍兩次收復被沙俄占領的雅克薩,當時清朝的皇帝是誰?清軍收復雅克薩之后,同沙俄簽訂了什么條約?這一條約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24.
(1)請你簡單概括出胡錦濤主席對鄭和下西洋的評價。(6分)
(2)鄭和為了“結交友邦、宣示和平”最遠到達過哪些地區(qū)?(4分)寫出鄭和下西洋的基本航線。(2分)
(3)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回答,鄭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人“親仁善鄰、和而不同”的典范,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請舉出唐朝時中國對外交往中“親仁善鄰、和而不同”的兩個事例?(4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