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德州樂陵第二學期七年級期末質量檢測
歷史試卷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本科考試時間為60分鐘,滿分10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反映了誰對君民關系的認識?(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2、經濟重心南移到何時最后完成?(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唐朝時東渡日本傳播文化的著名高僧是( )
A.遣唐使 B.鑒真 C.玄奘 D.鄭和
4、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是( )
A.顏真卿 B.柳公權 C.吳道子 D.閻立本
5、下列關于澶淵之盟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是在宋軍戰(zhàn)敗的情況下簽訂的
B.宋朝給遼歲幣
C.使宋遼之間保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
D.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6、北宋與南宋的關系類似于( )
A.西漢與東漢 B.西周與東周 C.北魏與東魏 D.西晉與東晉
7、宋朝為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而設立的機構是( )
A.布政司 B.市舶司 C.轉運使 D.戶部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原因是( )
A.士大夫的提倡 B.農民的需要
C.達官貴人的與需要 D.市民階層的不斷擴大
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是(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0、我國四大發(fā)明中在北宋發(fā)明的是( )
A.造紙術和火藥 B.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C.火藥和指南針 D.指南針和造紙術
11、郭沫若同志寫的一副對聯“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A.岳飛 B.戚繼光 C.鄭成功 D.張騫
12、在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下列藝術形式主流的先后順序是( )
①詞 ②詩 ③小說 ④曲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3明朝時最有代表性的陶瓷制品是( )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器 D.冰裂紋瓷器
14、明朝中后期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的前提是( )
A.出現了許多繁華的城市 B.絲織業(yè)非常發(fā)達
C.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D.出現了“機房”
15、被國外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
A.《齊民要術》B.《夢溪筆談》
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
16、下列對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從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經歷了亞、非、歐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C.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D.促進明朝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17、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的是( )
A.設立軍機處 B.大興文字獄
C.設廠衛(wèi)特務機構 D.八股取士
18、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過程,與下列哪位皇帝相似?( )
A.劉秀 B.司馬睿 C.李世民 D.趙匡胤
19、一位生活在明朝北京城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經歷是( )
A.經營貨物品種繁多 B.販賣馬鈴薯
C.友人送他景德鎮(zhèn)產的青花瓷 D.在北京城雇傭“機工”紡紗織布
20、下列措施嚴重阻礙社會向前發(fā)展的有( )
①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②焚書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獄⑤閉關鎖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非選擇題(1題14分,2題16分,3、4題各15分)
1、材料一:有人做詩曰:“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太宗在金殿端門見到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出思想家顧炎武曾說過:“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請回答:
(1)我國古代科舉制度是在哪一個朝代正式誕生的?(2分)唐朝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是誰?(3分)
(2)你認為科舉制度有哪些積極的影響?(3分)
(3)分析材料二,說明明朝科舉制度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分)
(4)明朝改革科舉制度與秦朝實行焚書坑儒,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分)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為達到同樣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圖片反映了__朝與少數民族政權__之間的友好關系。(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個時期中央政府與哪個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關系?(4分)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管轄,當時中央政府還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這個少數民族與中央政權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3分)
(4)針對材料三談談你的認識。(3分)
3、材料一:清乾隆皇帝給英王的敕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物貨以通有無!
材料二:引進外國資金、先進科學技術和企業(yè)管理經驗,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發(fā)展民族經濟。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實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這項政策的含義是什么?(2分)
(2)該王朝實行這種政策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么?(4分)
(3)此政策對中國產生的最嚴重的危害是什么?(2分)
(4)根據材料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2分)這一政策又對我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
4、隋元時期都開通了貫穿南北的大運河。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隋朝大運河以___為中心,北抵___南至___。自北向南為四段,其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7分)
(2)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談談對隋朝開鑿大運河的認識。(2分)
(3)元朝時元世祖開鑿了哪兩段運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____直通____。(4分)
(4)現在大運河又擔負起了什么新使命?(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