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2007-2008學年度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二學期初二年級期末考試

    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下圖是一個有關開國大典的珍貴歷史鏡頭,小王同學作了如下注釋,其中錯誤的是

    試題詳情

    A.時間――1949年10月1日                           B.地點――延安

    C.人物――毛澤東                                        D.意義――揭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篇章

    試題詳情

    2.“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保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這首歌曲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抗日戰(zhàn)爭          B.解放戰(zhàn)爭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試題詳情

    3.毛澤東在“一五”計劃制定前曾發(fā)表講話: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分析上述講話,你能判斷出“一五”計劃的重點是什么嗎?

    A.農(nóng)牧業(yè)                B.輕工業(yè)                C.重工業(yè)                D.交通運輸業(yè)

    試題詳情

    4.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上海一個資本家這樣說:“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蹦阏J為對該資本家的改造方式是

    A.參加生產(chǎn)合作社   B.沒收資本               C.實行公私合營    D.成立股份公司

    試題詳情

    6.自6月20日起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目前國際石油價格也一高再高。為改變我國石油主要靠進口狀況而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

    A.黃繼光                 B.王進喜                C.焦裕祿                D.鄧稼先

    試題詳情

    7.“欲哭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酒祭英雄,揚眉劍出鞘。”這是四五運動時悼念周總理的一首詩。詩中的“豺狼”是指

    A.“四人幫”         B.林彪集團               C.帝國主義國家      D.國民黨反動派

    試題詳情

    8.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已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你能正確排列我國對外開放的先后順序嗎?

    ①經(jīng)濟特區(qū)                  ②沿海開放城市           ③沿海經(jīng)濟特區(qū)           ④內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9.我國基本形成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的核心是

    A.刑法                   B.憲法                   C.民法                   D.經(jīng)濟法

    試題詳情

    10.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逐步形成鄧小平理論。你知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哪一次會議上提出來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試題詳情

    11.2005年2月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西藏第十一世班禪的拜見。后來,第十一班禪寫下《永志不忘的拜見》一文。文中寫道:“胡主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我的親切關懷不只是對我個人的關懷,更是對藏傳佛教愛國人士和廣大藏族同胞的關懷。”你認為這一事件體現(xiàn)了新中國實行的哪些民族政策?

    ①民族歧視                  ②民族團結                  ③民族區(qū)域自治           ④民族共同發(fā)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12.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把黨中央多年來醞釀的和平統(tǒng)一祖國的構想創(chuàng)造性地概括為

    A.四項基本原則                                        B.“一國兩制”

    C.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D.改革開放

    試題詳情

    13.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D.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

    試題詳情

    14.小李對軍事很感興趣,這是他收集的一張國慶50周年慶典的圖片。你知道圖片中接受檢閱的部隊的名稱嗎?

    試題詳情

    A.海軍陸戰(zhàn)隊          B.潛艇部隊               C.快速反應部隊        D.導彈部隊

    試題詳情

    15.中國是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你知道新中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聯(lián)合國是在哪一年嗎?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試題詳情

    16.新時期的中國農(nóng)民說:生活改善靠“兩平”。送來好政策的是鄧小平,送來好種子的是

    A.鄧亞萍                B.聶衛(wèi)平                C.張愛萍                D.袁隆平

    試題詳情

    17.自1984年,中國在奧運會上首次獲得奧運金牌,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到承辦29屆奧運會,新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中國在奧運會上奪取第一塊金牌的運動員是

    A.陳鏡開                B.鄭鳳榮                C.容國團                D.許海峰

    試題詳情

    19.建國以來,我國人民對于時問的掌握發(fā)生著變化。有這樣的說法:“50年代看天上(太陽),70年代看墻上(掛鐘),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以后看腰上(手機)。”這反映了

    A.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變化            B.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fā)生了變化

    C.我國的輕工業(yè)發(fā)展很快                             D.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試題詳情

    2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是在哪一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86年                   D.2000年

    試題詳情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

    (1)“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春天”的到來與黨哪次重要會議的召開相關?“老人”指的是誰?

    (2)“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圈”喻指什么?請你(模仿這位老人)在圖中相應處畫出這些圈。

    (3)1992年,“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喻指哪一件事?有何影響?

    試題詳情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

    23.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簡稱“三農(nóng)”問題,它是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重視“三農(nóng)”問題。

    七年級一班的幾位同學以“建國后我國農(nóng)村政策的變化”為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假如你也是課題組成員之一,請你完成下列分析報告:

    (1)政策變化:

    ①1950年,我國在農(nóng)村開展                                 運動。

    ②(1953年),國家決定對農(nóng)業(yè)進行                                 改造。

    ③1958年,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隨后在全國發(fā)動了                                         運動。

    ④-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首先從農(nóng)村開始,在農(nóng)村逐步實行                     

    (2)分析比較:

    ①1958年,農(nóng)村政策的變化給農(nóng)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后果:

    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nóng)村政策的改革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影響:

    (3)得出結論:

    對今后我國調整農(nóng)村政策應遵循原則或建議:(說出一點即可)

    試題詳情

    24.粉碎“四人”幫后,中國共產(chǎn)黨急需解決的思想、工作重心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中共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

    試題詳情

    25.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已變成了現(xiàn)實。

    試題詳情

    (1)請同學們分別從學習和生活方面各舉2例說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應用:

    (2)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一些青少年卻上網(wǎng)成癮,深陷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做個什么樣的秀才”,談談你的看法(從不同角度談出2點)。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