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2009屆高考生物考點預測

    ----細胞的分子組成

    一、考點介紹

    1.從考查內(nèi)容上:主要是考查細胞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特別是蛋白質(zhì)、核酸的組成元素、組成單位、種類、分布、結構及功能等。也可將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與物質(zhì)代謝、能量代謝、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等結合起來考查。

    2.從考查形式上:細胞的分子組成是生物學知識的基礎內(nèi)容,一般以選擇題形式進行考查,且試題難度不大,屬送分題目。試題?疾榧毎幕瘜W成分、蛋白質(zhì)組成、核酸組成及有關計算問題。

    二、高考真題

    1.(2008年江蘇,生物,1)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解析】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組成.A選項中膽固醇屬于脂類,主要含C、H、O三種元素,而脂肪酶本質(zhì)屬于蛋白質(zhì),至少含有C、H、O、N四種元素;B選項中三種物質(zhì)均為糖類,含有C、H、O三種相同的元素;C選項中氨基酸至少含有C、H、O、N四種元素,而核苷酸含有C、H、O、N、P五種元素;D選項中性激素屬于脂類,主要含C、H、O三種元素,而胰島素本質(zhì)屬于蛋白質(zhì),至少含有C、H、O、N四種元素,因此選B。

    【答案】B

    試題詳情

    2. (2008天津,理綜,1)下列關于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

    B、高等動物能合成生命活動所需要的20種氨基酸

    C、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的蛋白質(zhì)是一種蛋白質(zhì)    

    D、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細胞會產(chǎn)生新的蛋白質(zhì)

    【解析】考查蛋白質(zhì)的相關知識。構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共有20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從食物中獲得,稱為必需氨基酸。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還有少量的RNA。蛋白質(zhì)具有多樣性,其原因是構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種類、排列順序、數(shù)量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在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形成不同的mRNA和不同的蛋白質(zhì)。

    【答案】D

    試題詳情

    3.(2008廣東,理基,42)雙縮脲試劑可以鑒定蛋白質(zhì),是由于蛋白質(zhì)有(    )

    A.肽鍵    B.氨基酸     C.羧基     D.氨基

    【解析】鑒定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zhì)時,常使用雙縮脲試劑。其反應實質(zhì)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下的銅離子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的紫色反應。而蛋白質(zhì)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H2NOC-NH-CONH2)結構相似的肽鍵,所以蛋白質(zhì)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

    【答案】A

    試題詳情

    4.(2008廣東,理基,37)核酸是細胞內(nèi)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zhì),以下關于DNA與RNA特點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內(nèi)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構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     D.構成的堿基不同

    【解析】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可以分為DNA和RNA兩大類,具體比較見下表:

     

    DNA

    RNA

    分布

    主要在細胞核

    主要在細胞質(zhì)中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堿基

    A、T、C、G

    A、U、C、G

    基本單位

    脫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兩種核酸,其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磷酸二酯鍵)是相同的,所以在題目所給出的選項中,只有B選項是正確的。

    【答案】B

    試題詳情

    5.(2008寧夏,理綜,29)Ⅱ、已知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硫酸銨濃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種類的蛋白質(zhì)析出(或沉淀),隨著硫酸銨濃度增加,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質(zhì)種類和總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質(zhì)從開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范圍。

    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

    析出的蛋白質(zhì)

    15~20

    甲蛋白

    23~30

    乙蛋白

    25~35

    丙蛋白

    38~40

    丁蛋白

    請據(jù)表回答:

    ⑴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適的硫酸銨濃度應為         。

    ⑵向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達到30%,會析出若干種蛋白質(zhì),它們分別是             。

    ⑶通過改變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     (能、不能)從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質(zhì)的乙蛋白,原因是                 。

    ⑷簡要寫出從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丁蛋白的實驗設計思路。

    ⑸如果蛋白質(zhì)析出物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銨,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銨。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銨的原理是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有關實驗圖表、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分析能力。本內(nèi)容涉及了蛋白質(zhì)的鹽析性質(zhì),其原理是“不同濃度的硫酸銨可以使不同種類的蛋白質(zhì)析出(或沉淀),蛋白質(zhì)析出的種類和總量隨著硫酸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根據(jù)這一原理來分離、提取蛋白質(zhì)。由表中信息可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的最適硫酸銨濃度應為20%;使蛋白質(zhì)混合溶液的硫酸銨濃度達到30%,析出的蛋白質(zhì)分別是甲、乙、丙三種蛋白質(zhì);由于乙、丙兩種蛋白質(zhì)析出所需要的硫酸銨濃度范圍有重疊,所以不能從混合液中得到不含其他蛋白質(zhì)的所有的乙蛋白;若要從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的丁蛋白,其設計思路應該為:向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使混合液的濃度達到35%至38%之間,將甲、乙、丙三種蛋白質(zhì)全部析出除去并獲得溶液,再向保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40%或以上,析出并保留析出物(丁蛋白)。

    本題還涉及半透膜問題。半透膜只允許小分子透過而不允許大分子通過的性質(zhì),根據(jù)此性質(zhì)可將析出的蛋白質(zhì)中的硫酸銨除去。

    【答案】Ⅱ⑴20%   ⑵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⑶不能    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銨濃度范圍有重疊

    ⑷向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35%(或35%≤硫酸銨溶液≤38%范圍內(nèi)任意一個濃度),分離析出物與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銨溶液(或加入硫酸銨),使硫酸銨在溶液中的濃度達到40%(或40%以上),分離析出物與溶液,析出物即為丁蛋白。

    ⑸半透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允許小分子的硫酸銨通過,不允許大分子蛋白質(zhì)通過。

    試題詳情

    6.(2008廣東,單科卷,30)請回答以下有關細胞物質(zhì)組成和功能的問題:

    (1)細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島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紅蛋白和纖維素

    (2)細胞中的糖類可以分為3類,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完全由葡萄糖縮合而成的二糖是                   。

    (3)構成細胞膜的脂質(zhì)是                           。

    (4)癌細胞轉移與細胞膜上                  減少有關。

    【解析】本題考查了生物學基礎知識,涉及了細胞的組成元素和化合物等。含N元素的分子有核苷酸、胰島素、核酸、氨基酸、胰高血糖素和血紅蛋白。其中含N的大分子有胰島素、核酸、胰高血糖素和血紅蛋白。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糖是單糖,由蛋白質(zhì)、磷脂、膽固醇和糖類組成。

    【答案】 (1)細胞中含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B(胰島素和核酸)

    (2)細胞中糖類可以分為3類,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單糖,完全由葡萄糖縮合成的二糖是麥芽糖.

    (3)構成細胞膜的脂質(zhì)是(磷脂和膽固醇)

    (4)癌細胞轉移與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有關

    試題詳情

    7.(2008寧夏,理綜,29)(23分)回答下列Ⅱ題

    Ⅱ、已知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硫酸銨濃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種類的蛋白質(zhì)析出(或沉淀),隨著硫酸銨濃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質(zhì)析出的種類和總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質(zhì)從開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范圍。

    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      析出的蛋白質(zhì)

    15~20                       甲蛋白質(zhì)

              23~30                       乙蛋白質(zhì)

              25~35                       丙蛋白質(zhì)

              38~40                       丁蛋白質(zhì)

     

     

     

     

     

     

    請據(jù)表回答:

    ⑴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適的硫酸銨濃度應為     。

    ⑵向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達到30%,會析出若干種蛋白質(zhì),它們分別是                。   

    ⑶通過改變混合液中硫酸銨的濃度       (能、不能)從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質(zhì)的乙蛋白,原因是                 。

    ⑷簡要寫出從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丁蛋白的實驗設計思路。

    ⑸如果蛋白質(zhì)析出物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銨,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銨。用半透膜能除去析出物中硫酸銨的原理是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有關實驗圖表、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分析能力。本內(nèi)容涉及了蛋白質(zhì)的鹽析性質(zhì),其原理是“不同濃度的硫酸銨可以使不同種類的蛋白質(zhì)析出(或沉淀),蛋白質(zhì)析出的種類和總量隨著硫酸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根據(jù)這一原理來分離、提取蛋白質(zhì)。由表中信息可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的最適硫酸銨濃度應為20%;使蛋白質(zhì)混合溶液的硫酸銨濃度達到30%,析出的蛋白質(zhì)分別是甲、乙、丙三種蛋白質(zhì);由于乙、丙兩種蛋白質(zhì)析出所需要的硫酸銨濃度范圍有重疊,所以不能從混合液中得到不含其他蛋白質(zhì)的所有的乙蛋白;若要從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的丁蛋白,其設計思路應該為:向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使混合液的濃度達到35%至38%之間,將甲、乙、丙三種蛋白質(zhì)全部析出除去并獲得溶液,再向保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40%或以上,析出并保留析出物(丁蛋白)。

    本題還涉及半透膜問題。半透膜只允許小分子透過而不允許大分子通過的性質(zhì),根據(jù)此性質(zhì)可將析出的蛋白質(zhì)中的硫酸銨除去。

    【答案】Ⅱ⑴20%   ⑵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

    ⑶不能    乙蛋白和丙蛋白析出所需的硫酸銨濃度范圍有重疊

    ⑷向該蛋白質(zhì)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35%(或35%≤硫酸銨溶液≤38%范圍內(nèi)任意一個濃度),分離析出物與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銨溶液(或加入硫酸銨),使硫酸銨在溶液中的濃度達到40%(或40%以上),分離析出物與溶液,析出物即為丁蛋白。

    ⑸半透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允許小分子的硫酸銨通過,不允許大分子蛋白質(zhì)通過。

    試題詳情

    三、名校試題

    1.(09鹽城中學月考)組成纖維素、纖維素酶和控制纖維素酶合成的DNA基本單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質(zhì)和DNA

    試題詳情

    1.【解析】考查大分子物質(zhì)的單體。纖維素是多糖,纖維素酶是蛋白質(zhì),控制纖維素酶合成的是DNA;單體分別是葡萄糖、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

    【答案】B

    試題詳情

    2.(09揚州中學月考)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將口腔上皮細胞置入8?的鹽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細胞中的DNA水解成脫氧核苷酸

    B.使細胞中物質(zhì)全部水解

    C.利用鹽酸改變細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D.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zhì)分離,有利于蛋白質(zhì)與染色劑結合。

    試題詳情

    2.【解析】鹽酸使染色體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后與DNA分離。

    【答案】D

    試題詳情

    3.(09金陵中學期中)種子萌發(fā)的需氧量與種子所貯藏有機物的元素比例有關。在相同條件下,消耗同質(zhì)量的有機物,下列種子萌發(fā)時需氧量最多的是                (    )

           A.油料作物種子如花生     B.淀粉多的種子如水稻

           C.含蛋白質(zhì)多的種子如大豆     D.成分復雜的種子如銀杏

    試題詳情

    3.【解析】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三大類有機物中,脂肪含C、H比例高,故氧化是需氧多。

    【答案】A

    試題詳情

    4.(廣東汕頭金山中學08-09學年度高三上期末13)水在生物體內(nèi)是良好的溶劑,是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zhì)。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

           B.當人體缺水,血漿滲透壓升高,從而引起下丘腦產(chǎn)生渴覺

           C.溫度適當升高會使細胞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上升

           D.越冬的植物體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下降

    【解析】包括渴覺在內(nèi)的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植物體內(nèi)代謝越旺盛,自由水比例越高。

    【答案】B

    試題詳情

    5.(山東省濟寧市2008年高三教學質(zhì)量檢測1)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序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zhì)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解析】動物乳汁中的乳糖是二糖;染色體的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構成;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序及空間結構等有關。

    【答案】D

    試題詳情

    6.(合肥市2009年高三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題3)由下列氨基酸縮合成一條分子式為C27 H42 O15 N10的肽鏈,則該肽鏈中含有①號氨基酸的數(shù)目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三種氨基酸中各有一個氨基,由分子式可知,應由10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從各自的分子式看,只有①號氨基酸的-R基中多了一個羧基,也即多了2個氧原子,再考慮到縮合反應失失去的9個水分子,所以所有的氨基酸共有氧為24個,-R基中的氧應有4個,因此①號氨基酸應為2個。

    【答案】B

    試題詳情

    7.(08-09學年福州市高三生物適應性練習1)有關細胞中的有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0、N

    B、花生種子中沒有蛋白質(zhì),只有脂肪,故用來作為檢測脂肪的材料

    C、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在氧化分解時都能釋放出能量

    D、對蛋白質(zhì)的檢測可用斐林試劑,且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

    【解析】果糖、脂肪只含有C、H、0元素;蛋白質(zhì)的檢測應用雙縮脲試劑。

    【答案】C

    試題詳情

    8.(遼寧錦州市2009屆普通高中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4)“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染色   ‚水解  ƒ沖洗涂片    „取口腔上皮細胞 …觀察

    A.„‚ƒ…        B.„‚ƒ…        C.„‚ƒ…        D.„…ƒ‚

    【解析】考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步驟。

    【答案】C

    試題詳情

    9.(安徽安慶市09屆高三第一學期質(zhì)檢4)蛋白質(zhì)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以下關于蛋白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zhì) ②大多數(shù)抗體是蛋白質(zhì) 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質(zhì)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質(zhì) ⑤生物膜上的載體都是蛋白質(zhì)  ⑥神經(jīng)遞質(zhì)都是蛋白質(zhì)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②⑤⑥

    【解析】有的酶是RNA;抗體都是蛋白質(zhì),并非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質(zhì);神經(jīng)遞質(zhì)有多種。

    【答案】C

    試題詳情

    10.(溫州十校08學年高三期末理科卷1)下列對組成細胞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各種分子在不同物種內(nèi)的結構都是相同的  B.葡萄糖是蔗糖水解的唯一產(chǎn)物

    C.人體內(nèi)參與信息傳遞的分子都是蛋白質(zhì)   D.活細胞中蛋白質(zhì)的相對含量比糖類高

    【解析】各種分子的結構不同,功能不同;蔗糖的水解產(chǎn)物由葡萄糖和果糖;參與信息傳遞的分子除蛋白質(zhì)外,還有核酸。

    【答案】D

    (一)兩種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核酸,前者是生命活動的體現(xiàn)者,后者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zhì),如2008高考的海南卷第1題、第7題、天津卷的第1題和上海卷的第1題、15題,均考查了核酸和蛋白質(zhì)的的有關知識。根據(jù)高考命題規(guī)律,這是本專題的一個學習重點、難點。這部分的知識點還往往會與后面遺傳部分的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結合起來一起出題。也可將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與物質(zhì)代謝、能量代謝、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結合起來考查。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飲食中攝入的化合物比例、微量元素對生命的影響等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揭示出來,而高考題目會越來越關注最新的科學發(fā)展動態(tài),所以組成生命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是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這也是2009年高考命題的一個方向。

    本專題涉及到的實驗也是?贾R點,如三大有機物鑒定。

    (二)考點預測題

    試題詳情

    四、考點預測

    1.歐洲“火星快車”探測器和美國的“勇氣”號、“機遇”號孿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上火星后,相繼探測到火星上有水存在的可能,使人類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級生命和追求地球外棲息地的愿望將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下列關于水與生命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B.水在細胞內(nèi)以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存在   

        C.人體所需水的主要來源是食物,排出水最主要的途徑是腎臟排尿  

    D.水在光合作用中分解后,其中的氧全部以氧氣形式排出

    試題詳情

    1.【解析】飲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是人體所需水的“主要”來源。

    【答案】C

    試題詳情

    2.( 09鹽城月考)2003年5月28日,世界第一匹克隆馬―“普羅梅泰亞”在意大利順利誕生!捌樟_梅泰亞”能合成與親代相似的脂肪酶,這主要與其親代體內(nèi)含有的哪類物質(zhì)有關(    )

    A.脂質(zhì)          B.蛋白質(zhì)          C.糖類          D.核酸

    試題詳情

    2.【解析】脂肪酶屬于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由基因指導合成。

    【答案】D

    試題詳情

    3.08年9月11日 “三鹿假奶粉”被暴光,奶粉中被檢測到一種叫做“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化學品,添加后能夠造成蛋白質(zhì)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質(zhì)平均含氮16%,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質(zhì)的(    )

    A.-CO-NH-    B.游離的氨基     C.游離的羧基    D.R基

    試題詳情

    3.【解析】 蛋白質(zhì)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鍵中。

    【答案】A

    試題詳情

    4.籃球運動員姚明的“佳得樂”運動飲料廣告詞:“解口渴,更解體渴,佳得樂!逼渲械摹敖怏w渴”主要是指(    )

    A.佳得樂飲料中含有大量水,補充劇烈運動散失的水分

    B.佳得樂飲料中含有葡萄糖,補充劇烈運動散失的能量

    C.佳得樂飲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無機鹽,補充劇烈運動散失的水分和無機鹽

    D.佳得樂飲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無機鹽,能補充劇烈運動散失的能量和無機鹽

    【解析】解口渴,是指水,而解體渴應是體內(nèi)所缺的無機鹽和能源物質(zhì)。

    【答案】D

    試題詳情

    5.分析某有機小分子樣品,得到C、H、O、N、S五種元素,則該樣品最可能為(    )

    A.甘油     B.磷脂       C.蛋氨酸     D.谷丙轉氨酶

    試題詳情

    5.【解析】蛋氨酸是含S氨基酸,谷丙轉氨酶是大分子。

    【答案】C

    試題詳情

    6.水在生物體內(nèi)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是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zhì)。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細胞的葉綠體中,有水的利用也有水的生成

    B.當人體缺水時,血漿滲透壓會升高,下丘腦產(chǎn)生渴覺,并合成抗利尿激素

    C.羊水使動物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擺脫對外界水的依賴,增強了對陸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D.越冬的植物體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下降

    試題詳情

    6.【解析】本題從光合作用作用、水的功能、人體內(nèi)水的代謝調(diào)節(jié)、動物的發(fā)育等方面考查了書本中與水有關的知識內(nèi)容,可以使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理解和感悟生命中的重要物質(zhì)---水的多方面的知識內(nèi)容。渴覺中樞在大腦皮層。

    【答案】B

    試題詳情

    7.花生地里有一種穴居昆蟲螻蛄能嚴重地破壞花生在土壤中的根系和果實,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一般采用水旱輪作以治蟲。在改種水稻后除了能減少或降低害蟲危害外,還能夠(    )

    A.提高礦質(zhì)元素利用率                   B.提高農(nóng)田能量的傳遞效率

    C.促進農(nóng)田的物質(zhì)循環(huán)                      D.提高農(nóng)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試題詳情

    7.【解析】不同植物對各種礦質(zhì)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因此水旱輪作能提高礦質(zhì)元素的利用率。

    【答案】A

    試題詳情

    8.郭德綱代言的“藏秘排油茶”廣告因央視“3?15”晚會曝光再次揚名。“藏秘排油茶”宣稱自己為保健食品,具有減肥功效,能迅速抹平大肚子。事實上減肥是一般是通過加快物質(zhì)代謝來進行的,不可能迅速。肥胖加快代謝的物質(zhì)不是                  (    )

       A. 糖類      B. 脂肪     C.蛋白質(zhì)      D.維生素   

    試題詳情

    8.【解析】三大物質(zhì)之間是可以相互轉變的,過多都可引起肥胖,因此減肥就是要加快他們的分解。但維生素不會引起肥胖。

    【答案】D

    試題詳情

    9.下列關于生物體內(nèi)化學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缺K會使馬鈴薯減產(chǎn)

           B.動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會引起抽搐現(xiàn)象

           C.降落葉與正常葉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變

           D.N是構成葉綠素、蛋白質(zhì)、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應不足會使光合作用下降

    【解析】Mg在植物體內(nèi)形成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可以再利用,所以落葉中比正常葉要少。

    【答案】C

    試題詳情

    10.下列物質(zhì)中元素組成最相似的一組是                     (    )

           A.糖元、胰島血糖素、性激素 B.淀粉酶、tRNA、肌糖元

           C.磷脂、ATP、DNA  D.纖維素、生長素、胰島血糖素

    【解析】糖元、纖維素、肌糖元是多糖;胰島血糖素、淀粉酶是蛋白質(zhì);生長素是吲哚乙酸;tRNA、磷脂、ATP、DNA均含有C、H、O、N、P五種元素。

    【答案】C

    試題詳情

    11.下圖為人體內(nèi)兩種重要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a(chǎn)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有8種

     

           B.a(chǎn)的結構通式可表示為

     

           C.B是人的遺傳物質(zhì)    

           D.A的種類在神經(jīng)細胞與表皮細胞中相同,B則不同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a、b、A、B分別為氨基酸、脫氧核苷酸、蛋白質(zhì)和DNA,氨基酸約有20種;脫氧核苷酸有4種;A的種類與細胞的功能有關,不同的細胞中蛋白質(zhì)不同,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答案】C

    試題詳情

    9.某生物體內(nèi)能發(fā)生如下的反應:淀粉→ 麥芽糖 →葡萄糖→糖元,則下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屬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動物,因為能利用葡萄糖

           D.糖類在生物體內(nèi)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解析】動物、植物都能利用葡萄糖。

    【答案】C

    試題詳情

    10.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具有兩條肽鏈的蛋白質(zhì)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少了900,由此可推知該蛋白質(zhì)中所含氨基數(shù)和肽鍵數(shù)分別是(    )

    A.至少52,50    B.至少52,51    C.至少2,50      D.至少2,5l

    試題詳情

    10.【解析】脫水數(shù)=肽鍵數(shù)=900/18=50。兩條肽鏈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氨基。

    【答案】C

    試題詳情

    11.在植物受傷時,一種由18種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系統(tǒng)素會被釋放出來,與受體結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蟲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從而阻止害蟲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關于系統(tǒng)素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系統(tǒng)素能抑制植物體內(nèi)與蛋白酶有關的基因的表達

           B.系統(tǒng)素的合成與分泌與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液泡有直接關系

           C.系統(tǒng)素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

           D.系統(tǒng)素相當于植物體內(nèi)的“抗體”,能與外來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的結合

    試題詳情

    11.【解析】系統(tǒng)素是通過活化植物體蛋白酶抑制基因而產(chǎn)生某種物質(zhì);再由這種物質(zhì)來抑制害蟲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系統(tǒng)素能促進植物體內(nèi)與蛋白酶有關的基因的表達;所以A錯。

    【答案】C

    試題詳情

    12. 2007年太湖發(fā)生的“藍藻事件”,向人們敲響了環(huán)保的警鐘。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元素過多是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原因,水體中這些元素的主要來源有                       。

    (2)從結構上看,藍藻屬于一種單細胞       生物,在富營養(yǎng)化的水體中能夠大量繁殖,而占據(jù)水體上層空間,導致下層水草因       而生長衰弱,甚至死亡。藍藻過度繁殖又會造成水中溶氧量下降。其原因是                         。

    (3) 某興趣小組擬對上述現(xiàn)象進行模擬,共設計了三組實驗:

    第一姐:玻璃缸內(nèi)的池塘水含有一定濃度的含磷洗滌劑;

    第二組:玻璃缸內(nèi)的池塘水含有與第一組相同濃度的無磷洗滌劑;

    第三組:玻璃缸內(nèi)只有池塘水。

    三組實臉的玻璃缸內(nèi)液體量相同并置于相同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在一段時間內(nèi)觀察并記錄水體變化情況。

    預測三組實驗的結果有何不同?

     

    ②分別說明設計第二組、第三組實驗的目的。

     

    試題詳情

    12.【解析】本題考察生態(tài)知識和實驗能力。(1)藍藻屬于原核生物,大量繁殖會遮蔽陽光進入水層。還會消耗水中氧氣,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2)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N、P過多,過多的N、P主要來自沿湖農(nóng)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的排放等。(3)根據(jù)實驗設計的程序和原則進行即可。具體見答案。

    【答案】 (1) N、P       沿湖農(nóng)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的排放等

    (2)原核   缺少光照    藻類呼吸和死亡 藻類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 

    (3) ①第一組水體的藍綠色比其他兩組更明顯;

    ②第二組實驗的目的:排除洗滌劑中其他成分對藻類生長的形響;

    第三組實驗的目的:排除池塘水本身對藻類生長的影響。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