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祁東鼎興補習學校物理二輪復習專題:非電學實驗(2009.05)

                                               一.長度測量

    1.(南通、揚州、泰州三市二檢)(1)如下圖所示,甲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________mm,乙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mm

    答案:1.(1)29.75mm     3.205mm

    2.在一些實驗中需要較準確地測量物體轉過的角度,為此人們設計了這樣的儀器:一個可特動的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標有刻度(稱為主尺),圓盤外側有一個固定不動的圓弧狀的游標尺,如圖所示(圖中畫了圈盤的一部分和游標尺).圓盤上刻出對應的圓心角,游標尺上把與主尺上190對應的圓心角等分成10個格。試根據(jù)圖中所示的情況讀出此時游標上的0刻線與  圓盤的0刻線之間所夾的角度為            。 

    答案:15. 80 

                                                        二:驗證力的合成平行四邊形法則

    1.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

    中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

    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

    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 理想實驗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變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其中的三個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線的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和兩測力計的讀數(shù)F1、F2

    ②在紙上根據(jù)F1、F2的大小,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求出合力F.

    ③只用一個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是它的伸長量與用兩個測力計拉時相同。幾下此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F0和細繩的方向。

    以上三個步驟中均有錯誤或疏漏,請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F';  (2) B;   (3).(1)沒有記下細線的方向

     (2)除了記下F1F2的大小之外,還應根據(jù)F1F2的方向才能準確作圖。

     (3)應該將橡皮條與線的結點拉到原位置O點。

    2.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栓上兩根細繩,每根細繩分別連著一個量程為5N、最小刻度為0.1N的彈簧測力計,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當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O點時,兩根細繩相互垂直,如圖所示。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可從圖中讀出。

    ⑴由圖可讀得兩個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別為_____N和_____N。(只須讀到0.1N);

    ⑵在右圖的方格紙中按作圖法的要求畫出這兩個力及它們的合力。

    2.⑴4.0N,2.5N。⑵圖略,但必須有刻度和單位。

                           

     三.研究彈簧的長與受力的關系

    1.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4-1所示的實驗裝置。所用的鉤碼每只的質量都是30g,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將數(shù)據(jù)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彈力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取g=9.8m/s2

    (1)試根據(jù)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1-5給定的坐標紙上作出彈簧所受彈力大小F跟彈簧總長L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圖線,說明圖線跟坐標軸交點的物理意義                        

    (2)上一問所得圖線的物理意義是                                         。

    該彈簧的勁度k是                                         

    砝碼質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彈簧總長(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彈力大小(N)

     

     

     

     

     

     

     

     

     

     

     

     

     

     

     

     

     

     

    (3).在研究彈力和彈簧的形變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將彈簧水

    平放置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

    在其下端豎直向下施加外力F,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

    性限度內(nèi)進行的。用記錄外力F和彈簧的形變量x作出

    F-x圖線如圖1-3所示,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為______,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出的點,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判定F和L間是一次函數(shù)關系。畫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直線兩側。該圖線跟橫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簧的原長。
    (2)圖線的物理意義是表明彈簧的彈力大小和彈簧伸長量大小成正比。由可得k=25N/m

    (3)(1)200N/m  (2)彈簧自身有重力

    未標題-12 副本 32.(1)一個同學要研究輕質彈簧的彈性熱能與彈簧長度改變量的關系,進行了入下實驗: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著與桌子邊緣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輕質彈簧,其左端固定,右端與質量為m的一個鋼球接觸。當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小鋼球恰好在桌子邊緣,如圖所示。讓鋼球向左壓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使鋼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鋼球在空中飛行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水平距離為s。

    ①請你推導出彈簧的彈性熱能Ep與小鋼球質量m、桌面離地面高度h、小鋼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等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_____________(2分)。

    ②彈簧的壓縮量x與對應的鋼球在空中飛行的水平距離s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彈簧的壓縮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小鋼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cm)

    1.01

    1.50

    2.01

    2.49

    3.01

    3.50

    根據(jù)上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猜測彈簧的彈性熱能Ep與彈簧的壓縮量x之間的關系為

    ______________,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2分)。②Ep與x2成正比(2分)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x正比于s,又Ep=,即Ep正比于s2,所以Ep正比于x2(2分)。

                                                          四.打點計時器的有關計算

    1.如圖1-1所示是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得到的一條紙帶,從O點開始每5個計時點取一個記數(shù)點,依照打點的先后順序依次編為1、2、3、4、5、6,測得x1=5.18cm,x2=4.40cm,x3=3.62cm,x4=2.78cm,x5=2.00cm,x6=1.22cm。

     

     

     

     

     

     

    1.(1)0.1  (2)0.80  B    A (3)0.32    A        B

    (1)   相鄰兩記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__________s

    (2)   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______(填A    B或B    A)

    (3)   打點計時器打記數(shù)點3時,物體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方向_________(同上)

    2.(鹽城六校聯(lián)考)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 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shù)點,然后每3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所以測量數(shù)據(jù)及其標記符號如題圖所示。

      該同學用兩種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

    方法A:由……,     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1)從實驗裝置看,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電壓為_________伏特,操作步驟中釋放紙帶和接通電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選擇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__________(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舉出兩條)。

    2.答案:(1)從實驗裝置看,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電壓為 _220  伏特,操作步驟中釋放紙帶和接通電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_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2)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_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選擇方法 _B (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 _偶然  (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試舉出兩條).

         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長度測量;

    交流電頻率波動;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等。

    五.平拋運動

    1.(上海嘉定二檢)(1)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將你認為正確的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橫線上__________。

    (A)通過調(diào)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不同

    (C)每次必須由靜止釋放小球

    (D)記錄小球位置用的鉛筆每次必須嚴格地等距離下降

    (E)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相接觸

    (F)將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后,取下紙,用直尺將點連成折線

    (2)作出平拋運動的軌跡后,為算出其初速度,實驗中需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達式為v0=__________。

    (3)某學生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忘記記下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位置O,A為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根據(jù)圖示,求出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           )

    (A)1.0 m/s   (B)10 m/s   (C)2.0 m/s   (D)20 m/s

    1.答案:(1)A、CE,(2)x、y,x(3)C

    2.(10分)為驗證“兩小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Ⅰ.先將斜槽軌道的末端調(diào)整水平,在一塊平木板表面先后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并將該木板豎直立于靠近槽口處,使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某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O;

    Ⅱ.將木板向右平移適當?shù)木嚯x,再使小球a從原固定點由靜止釋放,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跡B;

    Ⅲ.然后把半徑相同的小球b靜止放在斜槽軌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讓小球a仍從原固定點由靜止開始滾下,和小球b相碰后,兩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跡A和C。

    Ⅳ.用天平測量a、b兩小球的質量分別為ma、mb,用刻度尺測量紙上O點到A、B、C三點的距離分別為y1、y2和y3。

    根據(jù)上述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實驗中所選用的兩小球質量關系為ma       mb(選填“<”、“>”或“=”);

    ②小球a下滑過程中與斜槽軌道間存在摩擦力,這對實驗結果        產(chǎn)生誤差

    (選填“會”或“不會”);

    ③用本實驗中所測得的量來驗證兩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其表達式為                             。

    image015

     

     

     

     

     

     

    2..①>(2分) ②不會 (2分)     ③     (6分)

    3.(6分)某同學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的實驗中,在已經(jīng)判定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后,再來用圖9甲所示實驗裝置研究水平方向的運動。他先調(diào)整斜槽軌道槽口末端水平,然后在方格紙(甲圖中未畫出方格)上建立好直角坐標系xOy,將方格紙上的坐標原點O與軌道槽口末端重合,Oy軸與重垂線重合,Ox軸水平。實驗中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經(jīng)過一段水平軌道后拋出。依次均勻下移水平擋板的位置,分別得到小球在擋板上的落點,并在方格紙上標出相應的點跡,再用平滑曲線將方格紙上的點跡連成小球的運動軌跡如圖9乙所示。已知方格邊長為L,重力加速度為g。

     

     

     

     

     

     

     

     

     

     

     

     

     

     

     ( 1)請你寫出判斷小球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的方法(可依據(jù)軌跡圖說明):

    (2)小球平拋的初速度v0        ;

    (3)小球豎直下落距離y與水平運動距離x的關系式為

    3. (6分)(1)在軌跡上取坐標為(3L,L)、(6L4L)、(9L,9L)的三點,分別記為A、B、C點,其縱坐標y1: y2: y3=1:4:9,由于已研究得出小球在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因此可知從拋出到A點所用時間t1與從A點到B點所用時間t2、從B點到C點所用時間t3相等,這三點的橫坐標之間的距離也相等,說明了在相等時間內(nèi)水平位移相等,即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2分)

    說明:用其他方法,正確的也給分。

    (2)           (2分)(3)y=x2           (2分)

    說明:(2)、(3)問中若因所取點估讀不同導致結果不同,只要正確也給分

    4.(6分)利用單擺驗證小球平拋運動規(guī)律,設計方案如圖(a)所示,在懸點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熾熱的電熱絲P,當懸線擺至電熱絲處時能輕易被燒斷;MN為水平木板,已知懸線長為L,懸點到木板的距離   OO’=h(h>L)。

    (1)將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釋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點,O’C=s,則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v0________。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改變釋放小球時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q,小球落點與O’點的水平距離s將隨之改變,經(jīng)多次實驗,以s2為縱坐標、cosq為橫坐標,得到如圖(b)所示圖像。則當q=30°時,s為 ________m;若懸線長L1.0m,懸點到木板間的距離OO’為________m。

    4.(1)(6分)①(2分):②0.52(2分);1.5(2分)。

                                                            六..驗證動量守恒

    1.在實驗室里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圖甲、乙兩種裝置:

    文本框: 重錘線文本框: 重錘線
     

     

     

     

     

     

     

     

     

     

    (1)若入射小球質量為m1半徑為r1;被碰小球質量為m2,半徑為r2,則    (    )

     A.m1>m2  r1>r2    B.m1>m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2)若采用乙裝置進行實驗,以下所提供的測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

     A.直尺    B.游標卡尺    c.天平    D.彈簧秤    E.秒表

    (3)設入射小球的質量為m1,被碰小球的質量為m2,則在用甲裝置實驗時(P為碰前

     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所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結論為(用裝置圖中的字

     母表示)                       

     (4)在實驗裝置乙中,若斜槽軌道是光滑的,則可以利用一個小球驗證小球在斜槽上

     下滑過程中的機械能守恒.這時需要測是的物理量有:小球釋放初位置到斜槽末

     端的高度差h1,小球從斜槽末端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s、豎直高度h2,則所需驗

    證的關系式為                   

    1.(1)C (2)AC (3)m1OP=m1OM+m2O   (4)s2=4h1h2

                                                            七.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1.在一次用單擺測定加速度的實驗中,圖A的O點是擺線的懸掛點,a、b點分別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擺長L=       m.圖B為測量周期用的秒表,長針轉一圈的時間為30s,表盤上部的小圓共15大格,每一大格為lmin,該單擺擺動n=50次時,長、短針位置如圖中所示,所用時間t=       s.用以上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號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式為g=            (不必代入具體數(shù)值).

    為了提高測量精度,需多次改變L的值并測得相應的T值.現(xiàn)測得的六組數(shù)據(jù)標示在以L為橫坐標、T為縱坐標的坐標紙上,即圖中用“”表示的點。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點作出T2L的關系圖線.

     

    1.0.9906 ,100.40; ;略

    2(7分)(1)一組同學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了6組擺長L和周期T的對應值.為了求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4位同學提出了以下4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A.從測定的6組對應值中任意選取1組,用公式求出g作為測量值.

    B、先分別求出6個L值的平均值和6個T值的平均值,再用公式求出g作為測量值.

    C.先分別取6組L、T的對應值,用公式求出6個對應的g值,再求這6個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

    D.在坐標紙上作出T2―L圖象,利用圖象計算出圖線的斜率k再根據(jù)求出g作為測量值.

    你認為以上4種方法中,錯誤的是    .其余正確的方法中偶然誤差最小的是    .(填代號即可)

    (2)某同學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T2―L圖象如圖所示.你是否能根據(jù)此圖象計算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若能,求出加速度g的大。蝗舨荒,請說明理由.

    2.(1)B 、D    (2)能、

                                                            八.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1.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

    (1)在用油膜法粗測分子直徑的實驗中,在哪些方面作了理想化的假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器材有:濃度為0.05%(體積分數(shù))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為0.1ml的量筒、盛有適量清水的45×50cm2淺盤、痱子粉、橡皮頭滴管、玻璃板、彩筆、坐標紙。則:

    ①下面給出的實驗步驟中,正確順序為:           。

    A.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用彩筆將油酸薄膜的形狀畫在玻璃板上­­­­­­­­­­­。

    B.用滴管將濃度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時的滴數(shù)N

    C.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以坐標紙上邊長為1cm的正方向為單位,計算輪廓內(nèi)正方形的個數(shù),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cm2

    D.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淺盤內(nèi)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濃度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從低處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夠大的面積又不與器壁接觸為止,記下滴入的滴數(shù)n

    ②該實驗測得的單個油酸分子的直徑約為          (單位:cm)。

    A、      B、      C、     D、

    (3)在做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已知實驗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體積濃度為n,又用滴管測得每N滴這種酒精油酸的總體積為V,將一滴這種溶液滴在淺盤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邊界線,再把玻璃板放在畫有邊長為a的正方形小格的紙上,如圖測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為m.

          ⑴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d.

          ⑵從右圖中數(shù)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為m=______.

     

    (2)①BDAC  ② B    (3)①;②5    

                                                           

    九測玻璃折射率

    HWOCRTEMP_ROC2601.(1)(6分)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插針法測定一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在平鋪的白紙上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l、P2確定入射光線,并讓入射光線過圓心O,在玻璃磚(圖中實線部分)另一側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3,使P3擋住P1、P2的像,連接OP3.圖中MN為分界面,虛線半圓與玻璃磚對稱,B、C分別是入射光線、折射光線與圓的交點,AB、CD均垂直于法線并分別交法線于A、D點.

    ①設AB的長度為L1,AO的長度為L2,CD的長度為L3,DO的長度為L4,為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磚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測量         ,則玻璃磚的折射率可表示為           .

    ②該同學在插大頭針P3前不小心將玻璃磚以O為圓心順時針轉過一小角度,由此測得玻璃磚的折射率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1) l1和l3,n=l1/ l3,偏大  (2)①ADCBE  ②1.735③576.9  (577同樣給分)

    2.如圖13所示,畫有直角坐標系Oxy的白紙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紙上的半圓形玻璃磚,其底面的圓心在坐標的原點,直徑與x軸重合,OA是畫在紙上的直線,P1、P2為豎直地插在直線OA上的兩枚大頭針,P­3是豎起地插在紙止的第三枚大頭針,α是直線OA與y軸正同的夾角,β是直線OP3與軸負方向的夾角,只要直線OA畫得合適,且P3的位置取得正確,測得角α和β,便可求玻璃的折射率。

    某學生在用上述方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畫出的直線OA上豎起插上了P1、P2兩枚大頭針,但在y<0的區(qū)域內(nèi),不管眼睛放在何處,都無法透過玻璃磚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                。若他已透過玻璃磚看到了P1、P2的像,確定P3位置的方法是                                               。若他已正確地測得了α、β的值,則玻璃的折射率n=           

    2.發(fā)生了全反射,插上P3后,P3剛好能擋住P1、P2的像,n=

     

     

     

     

     

     

    十.雙縫干涉測光波波長

    1.(12分)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L1=100mm,雙縫與屏的距離L2=700mm,雙縫間距d=0.25mm。用測量頭來測量亮紋中心的距離。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轉動手輪,使分劃板左右移動,讓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準亮紋的中心(如圖(2)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另一條亮紋的中心,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

        ①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分別對準第1條和第4條亮紋的中心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如圖所示,則對準第1條時讀數(shù)x1=_______mm、對準第4條時讀數(shù)x2=_______mm

    ②寫出計算波長λ的表達式,λ=_________(用符號表示),λ=_____nm

     

     

     

     

     

     

     

     

     

     

     

     

     

     

     

     

     

     

    2..某同學用如圖9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他用帶有游標尺的測量頭(如圖乙所示)測量相鄰兩條亮條紋間的距離。轉動測量頭的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某一條亮條紋(將這一條紋確定為第1亮條紋)的中心,此時游標尺上的示數(shù)情況如圖所示;轉動測量頭的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第6亮條紋的中心,此時游標尺上的示數(shù)情況如圖丁所示,則圖丙的示數(shù)                        _______┨;圖丁的示數(shù)         ┨。如果實驗中所用的雙縫間的距離,雙縫到屏的距離L=60┩,則計算波長的表達式         (用已知量和直接測量量的符號表示)。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實驗中測出的光的波長         ______m。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  

           

           

           

           

           

           

           

           

           

           

           

           

          2..8.95    0.15       5.87×107

           

           

           

           

           

           

           

           

           

           

           

          <strike id="u3e5s"></strike>
          <sup id="u3e5s"><table id="u3e5s"></table></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