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擇題22分鐘檢測(16)(2009-5)
姓名 學號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高處水平拋出一物體,平拋的初速度為v0,當它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θ角時,物體的水平位移x與豎直位移y的關(guān)系是( )
A. B.
C. D.
2.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M傾角為θ的斜面,質(zhì)量為m的木塊在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斜面勻速下滑,此過程中斜面保持靜止,則地面對斜面( )
A.無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3.如圖所示電路中,電表均為理想的,電源電動勢E恒定,內(nèi)阻r=1Ω,定值電阻R3=5Ω。當電鍵K斷開與閉合時,ab段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相等。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阻R1、R2可能分別為4Ω、5Ω
B.電阻R1、R2可能分別為3Ω、6Ω
C.電鍵K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一定大于K閉合時的示數(shù)
D.電鍵K斷開與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量大小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6Ω
4.如圖所示,將4只相同的小燈泡,2只串聯(lián)后與電阻R1接在電壓為2U的電源上,2只并聯(lián)后與電阻R2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上,各小燈都正常發(fā)光,則有 ( )
A.R1=2R2
B.R1=4R2
C.R1兩端的電壓是R2兩端電壓的2倍
D.R1、R2消耗的電功率相等
5.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兩木塊,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中間用一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現(xiàn)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塊乙,當兩木塊一起勻加速運動時,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
A.L+ B.L-
C.L-
D.L+
6、如圖,在固定軌道右側(cè)有一正交的勻強電場、磁場區(qū)域,電場豎直向上,磁場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小球從軌道上的A點由靜止滑下,經(jīng)P點進入場區(qū)后,恰好沿水平方向向做直線運動.則可斷定( )
A.小球帶負電 B.小球帶正電
C.若小球從B點由靜止滑下,進入場區(qū)后將立即向上偏
D.若小球從B點由靜止滑下,進入場區(qū)后將立即向下偏
7.最近,科學家在望遠鏡中看到太陽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測得它圍繞該恒星運行一周所用的時間為1200年,與該恒星的距離為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00倍.假定該行星繞恒星運行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圓周,僅利用以上兩個數(shù)據(jù)可以求出( )
A.恒星質(zhì)量與太陽質(zhì)量之比 B.行星運行速度與地球公轉(zhuǎn)速度之比
C.行星質(zhì)量與地球質(zhì)量之比 D.恒星密度與太陽密度之比
![]() |
A.L1電流為L2電流的2倍 B.L1的電阻為7.5Ω
C.L1消耗的電功率為0.75W D.L2消耗的電功率為0.375W
9.空間有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一電荷量為-q的質(zhì)點(重力不計),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虛線由M勻速運動到N,如圖所示.已知力F和MN間夾角為θ,MN間距離為d,則( )
A.MN兩點的電勢差為Fdcosθ/q
B.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Fcosθ/q
C.帶電小球由M運動到N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少了Fdcosθ
D.若要使帶電小球由N向M做勻速直線運動,則F必須反向
10.如圖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左端接有電阻R,勻強磁場B豎直向下分布在導軌所在的空間內(nèi),質(zhì)量一定的金屬棒PQ垂直導軌放置.今使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運動,當其通過位置a、b時,速度分別為Va、Vb到位置c時棒剛好靜止.設(shè)導軌與棒的電阻均不計,a、b與b、c的間距相等,則金屬棒在由a→b和b→c的兩個過程中( )
A.棒運動的加速度相等
B.通過棒截面的電量相等
C.回路中產(chǎn)生的電能Eab=3Ebc
D.棒通過a、b兩位置時Va>2Vb
11.如圖所示,ab是一段無磁屏蔽功能的介質(zhì)彎管,其中心線是半徑為R的圓弧,彎管平面與勻強磁場方向垂直,一束質(zhì)量、速度各不相同的一價正離子(不計重力)對準a端射入彎管,則可以沿中心線穿過的離子必定是( )
A.速率相同
B.質(zhì)量相同
C.動量大小相同
D.動能相同
12 .把火星和地球都視為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已知地球半徑約為火星半徑的 2 倍,地球質(zhì)量約為火星質(zhì)量的 10 倍.由這些數(shù)據(jù)可推算出 ( )
A.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 5 : 1
B.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 10 : 1
C.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 1
D.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 1
高中物理選擇題22分鐘檢測答案(16)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D
ACD
BCD
B
BD
AB
C
A
BC
C
C
2009屆新課標物理考點預(yù)測(4)
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
一、考點介紹
近5年來,本考點知識已成為高考的熱點內(nèi)容之一,有時為選擇題,有時以計算題形式出現(xiàn),重點考查的內(nèi)容有: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及其研究方法,圓周運動的角度、線速度、向心加速度,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受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萬有引力定律,行星、衛(wèi)星的運行等,同時,還可以與帶電粒子的電磁場的運動等知識進行綜合考查;重點考查的方法有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應(yīng)掌握最高點和最低點的處理方法.尤其是當前星際探索成為世界新的科技競爭焦點,而我國的載人航天已取得了成功,探月計劃也進入實質(zhì)性進程之中,因此在這些知識點的應(yīng)用上應(yīng)引起高度重視.
2009屆高三化學各地月考試題匯編:離子反應(yīng)(3)
1、(浙江省富陽新中2008(上)高三期中考試) (本題6分,每空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 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SO、CO
、NO
、Cl-、I-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
(1)測該溶液顯強酸性;
(2)取樣加少量四氯化碳和數(shù)滴新制氯水、CCl4層為紫紅色;
(3)另取樣滴加稀NaOH溶液, 使溶液變?yōu)閴A性, 此過程無沉淀生成;
(4)取少量上述堿性溶液, 加Na2CO3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
(5)將實驗(3)中的堿性溶液加熱, 有氣體放出, 該氣體能使?jié)窦t色石蕊試紙變藍。
問:(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
(2)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3)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是 。
答案.(1) (2分,漏一個,扣1分,多選不給分)
(2)
(2分,漏1-2個,扣1分,多選不給分)
(3)
(2分,漏一個,扣1分,多選不給分)
2、(浙江省富陽新中2008(上)高三期中考試)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D )
A、小蘇打溶液和甲酸溶液混合 HCO3-+H+=CO2↑+H2O
B、鋁片放入NaOH溶液中 2OH-+Al=AlO2-+H2↑
C、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D、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NH4++SO32-+H2O
3.(桐鄉(xiāng)高級中學高三化學10月考試卷)(11分)某無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如下離子:Na+、Ag+、Ba2+、Al3+、AlO2?、S2?、CO32?、SO32?、SO42?,現(xiàn)取該溶液進行有關(guān)實驗,結(jié)果與下圖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沉淀甲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離子方程式 。
(3)沉淀丙是 。如何用一化學實驗來確定其成分 。
(4)氣體甲的成分有哪幾種可能 。
(5)綜合上述信息,可以肯定存在的離子有 ,
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可能存在的離子是 。
答案..(11分)(1)2S2?+SO32?+6H+=3S↓+3H2O
(2)Al3++3HCO3?=Al(OH)3↓+3CO2↑
(3)BaCO3或BaCO3與BaSO4的混合物;在所得沉淀丙中加入稀鹽酸,若沉淀全部溶解,說明沉淀丙是BaCO3 ,若沉淀僅部分溶解,說明沉淀是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4)氣體甲有5種可能:①H2S②SO2 ③CO2④CO2和H2S ⑤CO2和SO2
(5)Na+ 、S2?、SO32?、AlO2?;Ag+、Ba2+、Al3+;CO32?、SO42?
4.(桐鄉(xiāng)高級中學高三化學10月考試卷)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按括號內(nèi)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混
合,不能得到無色、堿性、澄清溶液的是
A.Na+、Al3+、Cl-、OH- (5:1:4:4)
B.NH4+、Ba2+、OH-、Cl- (1:1:1:2)
C.Fe3+、Na+、Cl-、S2- (2:1:5:1)
D.K+、H+、I-、HCO3- ( 2:1:1:2)
5.(桐鄉(xiāng)高級中學高三化學10月考試卷).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SO42?、Br? B.Fe3+、Mg2+、SCN―、Cl?
C.H+、K+、I?、ClO? D.Na+、H+、CH3COO?、Cl?
6.(2009年高考理綜12月化學考試題)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B )
A.少量的鹽酸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CO32- +2H+==== CO2↑+H2O
B.過氧化鈉與水反應(yīng):2Na2O2+2H2O=4Na++4OH-+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