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13.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了有關實驗: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u+2H2SO4(濃)
      △  
    .
     
    Cu(SO42+SO2↑+2H2O
    Cu+2H2SO4(濃)
      △  
    .
     
    Cu(SO42+SO2↑+2H2O

    (2)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
    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性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性溶液
    ,其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3)裝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當D處有明顯的現(xiàn)象后,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chǎn)生,此時B中現(xiàn)象是
    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B中應放置的液體是(填字母)
    d
    d

    a.水    b.酸性KMnO4 溶液     c.NaOH溶液      d.飽和NaHSO3溶液
    (4)裝置C和D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相同,但原因卻不同.C中是由于SO2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酚酞試液變?yōu)闊o色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酚酞試液變?yōu)闊o色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SO2+2OH-=SO32-+H2O
    SO2+2OH-=SO32-+H2O
    ,而D中則是由于SO2具有
    具有漂白性使品紅褪色
    具有漂白性使品紅褪色

    (5)實驗中,取一定質量的銅片和50mL18mol?L-1的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加熱,直到反應完畢生成SO2共0.25mol,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假設溶液體積還是50mL,則剩余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8
    8
    mol?L-1
    ②下列藥品中能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
    ad
    ad
    (填字母).
    a.鐵粉    b.BaCl2溶液    c.銀粉    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下圖所示裝置先進行了有關實驗:

    (1)B是用來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在圖上把導管補充完整.
    (2)實驗中他們?nèi)?.4g 銅片和12mL 18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寫出銅跟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H2SO4(濃)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濃)
      △  
    .
     
    CuSO4+SO2↑+2H2O

    ②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隨著反應進行,硫酸被消耗,產(chǎn)物有水生成,所以濃硫酸變成稀硫酸,反應會停止
    隨著反應進行,硫酸被消耗,產(chǎn)物有水生成,所以濃硫酸變成稀硫酸,反應會停止
    ;
    ③下列藥品中能夠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
    AD
    AD
    (填寫編號).
    A.鐵粉     B.氯化鋇溶液      C.銀粉      D.碳酸氫鈉溶液
    (3)為定量測定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甲學生進行了如下設計學生設計的方案是: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取20mL與錐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劑,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已知氫氧化銅開始沉淀的pH約為5),通過測出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來求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假定反應前后燒瓶中溶液的體積不變,你認為他設計的實驗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雖然甲基橙變色范圍:pH為3.1~4.4,氫氧化銅開始沉淀時的pH為5,在指示劑變色范圍之外,即中和酸時,銅離子不會消耗OH-,但是甲基橙由紅色變成橙色、黃色時,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對觀察指示終點顏色有干擾
    雖然甲基橙變色范圍:pH為3.1~4.4,氫氧化銅開始沉淀時的pH為5,在指示劑變色范圍之外,即中和酸時,銅離子不會消耗OH-,但是甲基橙由紅色變成橙色、黃色時,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對觀察指示終點顏色有干擾

    (4)現(xiàn)已確認,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沉降的兩大罪魁禍首.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H、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計利用反應2NO+2CON2+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10-4 2.5×10-4 1.5×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1 3.6×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H
     0(“>”、“<”、“=”).前2h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N2)=
    1.875×10-4mol?L-1?h-1
    1.875×10-4mol?L-1?h-1
    ,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5000
    5000
    .據(jù)此你認為將該反應從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的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
    尋找高效的催化劑
    尋找高效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H2SO4(濃)+Cu
     加熱 
    .
     
    CuSO4+2H2O+SO2↑;
    2H2SO4(濃)+Cu
     加熱 
    .
     
    CuSO4+2H2O+SO2↑;

    (2)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
    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性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或碳酸鈉溶液等堿性溶液
    ,其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3)裝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當D處有明顯的現(xiàn)象后,關閉旋塞K并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chǎn)生,此時B中現(xiàn)象是
    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B中應放置的液體是(填字母)
    d
    d

    a.水    b.酸性KMnO4 溶液     c.濃溴水       d.飽和NaHSO3溶液
    (4)實驗中,取一定質量的銅片和一定體積18mol?L-1的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隨反應進行,硫酸濃度變稀,Cu不與稀H2SO4反應;
    隨反應進行,硫酸濃度變稀,Cu不與稀H2SO4反應;

    ②下列藥品中能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
    ad
    ad
    (填字母).
    a.鐵粉    b.BaCl2溶液    c.銀粉    d.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
    已知:①SO2難溶于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②SO2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請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u+2 H2SO4(濃)
      △  
    .
     
    CuSO4+SO2↑+2 H2O
    Cu+2 H2SO4(濃)
      △  
    .
     
    CuSO4+SO2↑+2 H2O
    .此反應表明濃硫酸具有(填字母)
    ac
    ac

    a.酸性       b.脫水性       c.強氧化性      d.吸水性
    (2)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浸入
    NaOH
    NaOH
    溶液,其作用是
    吸收SO2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吸收SO2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3)裝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當D處有明顯的現(xiàn)象后,關閉旋塞K并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chǎn)生,此時B中的現(xiàn)象是
    集氣瓶內(nèi)液面下降,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
    集氣瓶內(nèi)液面下降,長頸漏斗內(nèi)液面上升
    .B中應放置的液體是(填字母)
    b
    b

    a.水     b.飽和NaHSO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4)實驗中,取一定質量的銅片和一定體積18.4mol?L-1的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濃硫酸由濃變稀,稀硫酸不再與銅反應
    濃硫酸由濃變稀,稀硫酸不再與銅反應

    ②下列藥品中能用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燒瓶中確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b、d
    b、d

    a.銀粉     b.鐵粉     c.BaCl2溶液     d.NaHCO3溶液
    (5)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除了產(chǎn)生白色固體外,在銅表面還產(chǎn)生黑色固體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銅、硫化銅、硫化亞銅,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亞銅.
    查閱資料:
    i.氧化亞銅在酸性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2+和銅單質,在氧氣流中煅燒,可以轉化為氧化銅.
    ii.硫化銅和硫化亞銅常溫下都不溶于稀鹽酸,在氧氣流中煅燒,硫化銅和硫化亞銅都轉化為氧化銅和二氧化硫.
    為了研究甲的成分,該小組同學在收集到足夠量的固體甲后,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
    ①Ⅲ中在煅燒過程中一定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CuS+3O2
      △  
    .
     
    2CuO+2SO2
    2CuS+3O2
      △  
    .
     
    2CuO+2SO2

    ②下列對于固體甲的成分的判斷中,正確的是(填字母選項)
    a c d
    a c d

    a.固體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種
    b.固體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時存在
    c.固體甲中若沒有Cu2O,則一定有Cu2S
    d.固體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跟濃硫酸的反應情況,用如圖所示裝置先進行了有關實驗:
    精英家教網(wǎng)
    (1)B是用來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直接在原圖上把導管補充完整.
    (2)實驗中他們?nèi)?.4g銅片和12mL 18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請寫出銅跟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
     

    (3)為定量測定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某位同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先測定銅與濃硫酸反應產(chǎn)生SO2的量,再計算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他認為測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種,請問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過預先稱量過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結束反應后再次稱量
    B.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
    C.用排水法測定裝置A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1.A  2.B  3.D  4.A  5.A  6.B  7.B  8.C  9.D  10.C  11.A  12.C

    13.(第一空2分,其余空各1分,共6分)

    反應物原子間有電子轉移   得    降低   還原   還原

    14.(空各2分,共6分)②⑦       ①⑧       ④⑤     

    15.(方程式各3分,共6分)

    (1)CaCO3 + 2H = Ca2+ 2H2O + CO2

    (2)Cu2++ SO42- + Ba2++ 2OH-== Cu(OH)2↓+ BaSO4

    16.(方程式各3分,共6分)

    (1)Na2CO3 + 2HC1 = CO2↑+ H2O + 2NaC1

    (2)AgNO3+ HC1 = AgC1↓+ HNO3

    17.(每小題各2分,共8分) 略。

    18.(空各2分,方程式各3分,共14分)

    (1)Na2CO3、BaCl2、AgNO3、HCl

    (2)CO32- + 2H+ = CO2↑+ H2O ;    Ag+ + C1- = AgC1↓

    19.(空各3分,共6分)  7.1    7.3

     

    第二章   參考答案

    1.B  2.A  3. B  4. C  5. C  6. D  7. C  8. D  9. C  10.B  11.A  12. A 

    13.銀白; Na2O2; 黃; 軟;2Na+2H2O=2NaOH+H2↑;(略);Fe3+3OH=Fe(OH)3↓;

    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14.風化;  潮解;   Na2CO3;  不變。

    15.Na>K>Rb;   還原;    Rb、K、Na。

    16.HCO3+H=H2O+CO2↑;  2OH+CO2=CO32+H2O;  CO32+H2O+CO2=2HCO3

    17.(1)ac      (2)①FeCl3;  2Fe3++Fe=3Fe2+,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②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yōu)榧t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

    (3)Al(OH)3,  Al(OH)3+OH-=AlO2-+2H2O或Al(OH)3+3H+=Al3++3H2O。

     

    第三章   參考答案

    1C  2D  3D  4A  5D  6A  7C  8A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C

    16.18.4%

    17.89.2g

     

    第四章   參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C  7.C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A

    15.③④②①;   ④③①②;   ④③①②;   ③②④①;   ④③②①;

    16.(1) E  C  D  A  B  H  G  F  

        (2)MnO2+4HCl (濃) 6ec8aac122bd4f6e MnCl2+Cl ↑+2H2O

    (3)①除去Cl3中的HCl氣體    ②除去Cl2中混有的水蒸氣

        (4)Cl2+2OH-=Cl-+ClO-+H2O

    17.(1)0.56L     (2)6.6g      (3)8.33 mol/L

     

    第五章     參考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7.B   8.C   9.C   10.B

    11.互為同位素    1:2:3      1:1:1     1:1:1   

    12.Na2O    K2S    MgF2     CaCl2

    13.(1)A:氧    B:磷   C:硫    D:氯    E:鋁

    (2)    A離子:      C原子:   

    (3) 極性    

    (4)先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并逐漸增多,隨NaOH加入又逐漸溶解最終澄清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14.(1)A  B   

    (2) ① Cl2+H2O = H+ + Cl+ HClO    ② 略    ③ 2K2O2+2CO2=2K2CO3+O2

      

    第六章    參考答案

    1.B  2.B   3.D   4.D   5.B   6.A   7.B   8.B   9.C  10.D 

    11. (1)氧化       (2)還原        (3)

    12.(1)①如圖配置      
    ②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開分液漏斗的旋塞,緩慢滴加。

    (2)①溶液褪色  ②溶液褪色  ③有淺黃色沉淀(或溶液變渾濁)

    (3)①NaSO3 變質 取待測試樣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鹽酸,再

    滴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該NaSO3 固體變質

    ②不是濃硫酸 用潔凈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樣,涂白紙不變黑,則證明該溶液不是濃硫酸

    13.(1)  O2

       (2)C + 2H2SO4 (濃)      2SO2 + CO2↑+ 2H2O

       (3)CO+ 2H+      CO2↑+ H2O      SO2 + Cl2 + 2H2O      4H + + SO+ 2Cl ?

     

    第七章    參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C  7.D  8.A  9.C  10.C  11.C

    12.  (1)a、c、d、e?       (2)濃HNO3、水、塊狀大理石

    13. (1)B裝置中導氣管長進短出

    (2)①Cu + 2H2SO4(濃)CuSO4 + SO2↑+ 2H2O  

    ②反應過程中H2SO4被不斷消耗,生成的水逐漸增多,使?jié)饬蛩嶂饾u變稀,至一定濃度就不再與銅片反應;

     ③A、D

    14.解:⑴ Cu+2H2SO4(濃)CuSO4 +SO2↑+2H2O     ⑵Cu H2SO4  CuSO4

              6 4g              22.4L            6 4g      1 mol        1 mol

              6.4g              2.24L            6.4g     0.1 mol       0.1mol

    ⑶c(CuSO4)======0.2mol?L-1          答:(略)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