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合成氨工業(yè)對化學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具有重要意義。工業(yè)合成氨的原理是: △H <0,生產流程如右圖所示。
①X的化學式為 ;
②右圖中條件選定的主要原因是(選填字母序號) ;
A.升高溫度、增大壓強均有利于提高氨的轉化率
B.鐵觸媒在該溫度時活性大
C.工業(yè)生產受動力、材料、設備等條件的限制
③若升高溫度,達新平衡時,平衡常數將__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④改變反應條件,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下圖表示隨條件改變,氨氣的百分含量的變化趨勢。當橫坐標為壓強時,變化趨勢正確的是(選填字母序號) ,當橫坐標為溫度時,變化趨勢正確的是(選填字母序號) ;
(2)常溫下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導電。
⑤用方程式表示氨氣溶于水且顯弱堿性的過程:
;
⑥氨水中水電離出的c(OH-) 10-7 mol·L-1(填寫“>”、“<”或“=”);
⑦將相同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氨水和鹽酸混合后,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依次為 。
(1)合成氨工業(yè)對化學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具有重要意義。工業(yè)合成氨生產示意圖如圖甲所示。
①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屬于________(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
②圖甲中條件選定的主要原因是(選填字母序號,下同)________。
A.溫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B.鐵觸媒在該溫度時活性大
C.工業(yè)生產受動力、材料、設備等條件的限制
③改變反應條件,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圖乙表示隨條件改變,氨氣的百分含量的變化趨勢。當橫坐標為壓強時,變化趨勢正確的是________,當橫坐標為溫度時,變化趨勢正確的是__________。
(2)常溫下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導電。
①用方程式表示氨氣溶于水的過程中存在的可逆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水中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___10-7 mol/L(填“>”、“<”或“=”)。
③將氨水和鹽酸混合后,某同學推測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順序可能有如下四種關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Ⅰ、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種溶質,該溶質的名稱是 ,上述離子濃度大小順序關系中正確的是(選填序號) 。
Ⅱ、若上述關系中C是正確的,則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是 。
Ⅲ、若該溶液中由體積相等的稀鹽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則混合前
c(HCl) c(NH3·H2O)(填“>”、“<”、或“=”,下同),混合后溶液中c(NH4+)與c(Cl-)的關系c(NH4+) c(Cl-)。
(3)氨氣具有還原性,在銅的催化作用下,氨氣和氟氣反應生成X和Y兩種物質。X為銨鹽,Y在標準狀況下為氣態(tài)。在此反應中,若每反應1體積氨氣,同時反應0.75體積氟氣;若每反應8.96 L氨氣(標準狀況),同時生成0.3 mol X。
①寫出氨氣和氟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標準狀況下,每生成1 mol Y,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mol。
(4)已知液態(tài)NH3與H2O相似,也可以發(fā)生微弱的電離,電離出含有相同電子數的微粒,則液態(tài)NH3的電離方程式為:
(1)化學平衡常數K表示可逆反應的進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可逆反應進行得越完全,K值大小與溫度的關系是:溫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減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2)在一體積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00℃時發(fā)生如下反應:
CO(g)+H2O (g) CO2(g)+H2 (g) △H<0
CO和H2O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如下圖(a)所示,則:
① 0-4min間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___ mol??L-1??min-1
②在800℃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寫出表達式及數值);CO的轉化率=______________。
圖(a)
③在800℃時,若反應開始時此容器中CO和H2O的濃度分別為0.20 mol/L和0.80 mol/L,則達到平衡時CO轉化為CO2的轉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時,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25℃時,飽和Mg(OH)2溶液與飽和MgF2溶液相比, c(Mg2+)后者大
B.25℃時,在Mg(OH)2的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體,c(Mg2+)減小
C.25℃時,Mg(OH)2固體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和在20mL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相等
D.25℃時,在Mg(OH)2懸濁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可能轉化為MgF2
E.25℃ 時,某飽和Mg(OH)2溶液中c(Mg2+)=0.0561mol·L-1,則溶液的pH=9
(4)根據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理論,聯系化工生產實際,你認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可指導怎樣在一定時間內快出產品
B.有效碰撞理論可指導怎樣提高原料的轉化率
C.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導怎樣使用有限原料多出產品
D.催化劑的使用是提高產品率的有效方法
E.正確利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反應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
(10分)(1)反應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數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數為K2
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下表:
| 700℃ | 900℃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應 CO2(g) + H2(g)CO(g) + H2O(g) △H ,平衡常數K,則△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 H2(g)
CO(g) + H2O(g)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 H2(g)CO(g) + 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 (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正(H2)= v逆(H2O) D.c(CO)=c(CO2)
(2)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發(fā)生反應Fe(s)+CO2(g)FeO(s)+CO(g)△H > 0,CO2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若鐵粉足量,CO2的起始濃度為2.0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 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時增大的是 (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鐵粉
(1)0.1mol/L Na2CO3溶液呈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氫氧燃料電池是利用氫能的一種重要方式。請寫出氫氧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的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
(3)某溫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
c(OH-)=10-y mol/L。x與y的關系如右圖所示:
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為 ;該溫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為 。
(4)如右圖裝置,已知兩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分別為:a極:Cu2++2e-=Cu
b極:Fe-2e-= Fe2+
該裝置中原電解質溶液一定含有 (填序號)
A. Cu2+ B.Na+ C.Fe2+ D. Ag+
(5)硫酸鋇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 2+ (aq)+ SO42-(aq) 25℃ 時,BaSO4的Ksp=1.1×l0—10,在0.1 mol·L一1硫酸溶液中,鋇離子的濃度最大可達到 mol·L一1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