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600 世界“航海日” B.500 中國“航海日”
C.600 中國“航海日” D.600 亞洲“航海日”
38.(1)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張貴榮從本地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實際和自己對市場的了解的實際出發(fā),走出了一條調整產業(yè)結構,實行農業(yè)產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3分)
(2)重視量的積累。張貴榮采用了“雞生蛋,蛋孵雞”的辦法,使他們的企業(yè)逐步發(fā)展壯大,農民逐步富裕起來。(3分)
(3)重視內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他們解放思想,敢于探索,不等不靠,終于闖出了一條致富之路。富裕后,又掀起了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高潮。(3分)
(4)重視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張貴榮懂得,農村要進一步發(fā)展,必須摒棄幾千年傳下來的“小康即安”的觀念和心態(tài),他們重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掀起了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熱潮。(5分)
(5)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張貴榮致富不忘鄉(xiāng)親,回村帶領他的農民兄弟實現了共同富裕。(3分)
(2)由于經濟與社會發(fā)展存在一些不協調的方面,經濟發(fā)展最終難以持續(xù),社會難以和諧,所以黨和政府本著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下大氣力解決分配不公等以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問題,維護社會穩(wěn)定,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4分)
(3)①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按照“三個統(tǒng)籌”的要求,實現經濟發(fā)展與各項社會事業(yè)的協調發(fā)展。②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步伐,普遍保證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③積極擴大就業(yè),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平等就業(yè)和選擇職業(yè)的權利。④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主體,各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先富與共富的關系,關注弱勢群體,盡可能地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wěn)定。(②③點各2分,①④點各3分)
35.(1)我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構建和諧世界”的主張,體現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3)“增強相互信任,擴大經貿往來”的主張,體現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4)“注重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爭端”、“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安全穩(wěn)定”,體現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1)政府謀大局要切實履行好各項職能,保證國家富強、社會穩(wěn)定。(3分)(2)我國的國家機構是是人民利益的執(zhí)行者和捍衛(wèi)者,政府管“國計”落實到老百姓的頭上就是群眾的切身利益,即“民生”。政府應主動為民著想,處處考慮群眾的切身利益。(4分)(3)群眾重“民生”即關注切身利益,這是生存和發(fā)展之本,但也應該為國家著想。因為國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2分)(4)當然,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個人利益在某些具體問題上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此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公民愛國的表現(2分)。
37(1)認為建立和諧社會就是國家社會穩(wěn)定、人際關系和睦是正確的,但由此得出和諧社會沒有矛盾和對立的結論則是錯誤的。(4) 分)(2)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這種對立和統(tǒng)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我國構建的和諧社會也會存在不穩(wěn)定、不和諧的因素,只有承認矛盾,才能正確地解
決矛盾。(6分)(3)題中的觀點否定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因而是錯誤的。(1 分)
34、(1)這有利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2)能使經濟增長速度與資源,環(huán)境承受力相適應,減輕經濟發(fā)展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
(3)可以騰出資金和物力,對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和社會保障等增加收入,促進社會發(fā)展。
(4)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基礎,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要求。
注:據測算,1978年~2004年的26年,我國經濟年平均增長9.4%,增長率高于發(fā)達國家。
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社會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之間出現了明顯的不和諧現象,如貧富差距拉大問題,失業(yè)問題,社會保障缺位問題等,這些社會問題對中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
材料三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則建設》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央將下大力氣解決分配不公,關注窮人的收入問題。
(1)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什么經濟現象?(2)材料一 材料二與材料三有什么內在聯系?
(3)請結合材料從經濟學角度談談我國怎樣構建和諧社會?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B
A
D
A
D
C
A
C
D
題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B
D
D
A
C
D
A
B
D
C
二、不定項
題目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ABD
ABCD
ACD
BCD
BD
ACD
ABCD
BC
ACD
4.5%
39、
材料一
據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置《2004年人類發(fā)展報告》公布的數據,用于教育、衛(wèi)生保健的公共支出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國家
法國、德國、古巴
美國、日本、英國
俄羅斯、韓國、泰國
印度
中國
比例
13%-15%
10%-12%
6%-7%
5%
38.我國中部某村,1985年人均收入900元,2000年人均收入1200元,15年僅增加300元。2001年,在城里打工收入頗豐的張貴榮回到村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認真分析了十年間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原因,根據在城里跑市場的經驗,他帶領農民把種植普通水稻小麥的水田麥地改種果樹和茶樹,動員農民集資和貸款辦起了果品加工廠和茶廠。并采用“雞生蛋,蛋孵雞”的辦法,走上了農村工業(yè)化的道路,2004年農民人均收入2800元。短短四年時間農民收入增加了1600元。張貴榮懂得,農村要進一步發(fā)展,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目前,全村黨員、干部、群眾掀起了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熱潮和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高潮,不久他們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結合哲學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張貴榮是怎樣帶領農民致富的。
36、在我國,政府謀大局,管“國計”;群眾視眼前,重“民生”。
37建立和諧社會就是國家社會穩(wěn)定、人際關系和睦,沒有矛盾和對立。
五、論述題(第38題17分,第39題18分,共35分)
35、
問題:胡錦濤主席上述四點看法是如何體現我國的外交政策的?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