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三明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量檢查
文科數(shù)學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 本試卷共6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的答題區(qū)域(黑色線框)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簽)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記清楚。
4.做選考題時,考生按照題目要求作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涂黑。
5.保持答題卡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參考公式:
樣本數(shù)據(jù),的標準差
錐體體積公式
其中
為底面面積,
為高
其中為樣本平均數(shù)
球的表面積、體積公式
柱體體積公式
其中為底面面積,
為高
其中
為球的半徑
第I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已知復數(shù),那么
的值是
A. B.
C.
D.
2.設全集
,集合
,則
等于
A.
B.
C.
D.
3.已知直線
與圓
,則圓心C到直線
的距離是
A.
B.
D.
4.已知向量
,若
與
平行,則實數(shù)
等于
A.-2 B.
D.
5.設命題
;命題
;則
是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在正方體
中,異面直線
與
所成角的大小為
A.30° B.45° C.60° D.90°
7.已知函數(shù)
的圖象,(部分)如圖所示,則
的解析式是
A.
B.
C.
D.
。ǖ冢奉}圖)
8.設
是互不重合的直線,
是不重合的平面,則下列命題為真命題的是
A.
B.
C.
D.
9.已知拋物線
,以(1,1)為中點作拋物線的弦,則這條弦所在的直線的方程為
A.
B.
C.
D.
10.已知定義域為R的函數(shù)
,它的圖像關于直線
成軸對稱,又關于點
(3,0)成中心對稱,且
,則
的值等于
A.0 B.
11.已知
,設事件A為“關于
的方程
有實根”,則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為
A.
B.
C.
D.
12.若函數(shù)和
只有定義域不同,而對應法則和值域都相同,則稱
和
為“同族函數(shù)”。設
其中
為非空集合,且
的定義域為
,值域為
,則與
為“同族函數(shù)”的
共有
A. 6 個 B.7個 C.8個 D.9個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的相應的位置。
13.函數(shù)
的最小值是
14. 執(zhí)行右邊的程序框圖,若,則輸出的
15.在亞丁灣某海域有一執(zhí)行任務的甲軍艦獲悉,其正東方向距離20海里處,有一艘貨輪遇海盜襲擊等待營救,甲艦南偏西30°距離10海里處有一艘乙艦,甲、乙兩艦共同實施救援行動,此時乙艦與貨輪的距離是___________海里。
16.某?萍紕(chuàng)新活動小組共有32名成員,要從中選出一名成員擔任活動小組的組長,現(xiàn)按以下方法進行:將32名成員進行編號。號碼分別為1,2,3,…,32.并將1,2,3,4,…,32號成員按逆時針方向且面向圓心依此排在一個圓周上,然后按逆時針方向隔一個抽掉一個成員,被抽掉的成員向圓內(nèi)走一步,如此循環(huán)操作直至圓上只留下一個成員而終止,則最后留在圓上的這個成員就是活動小組的組長。若1開始第一個被抽掉,那么用這種方法選出的活動小組組長的號碼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在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過原點且傾斜角為的直線交單位圓于點
,C是單位圓與
軸正半軸的交點,B是單位圓上第二象限的點,且
為正三角形。
(I)求的值;
(II)求的面積。
18.(本小題滿分12分)
“五?一”放假期間,某旅行社共組織1000名游客,分三批到北京、香港兩地旅游,為了做好游客的行程安排,旅行社對參加兩地旅游的游客人數(shù)進行了統(tǒng)計,列表如下: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北京
200
香港
150
160
已知在參加北京、香港兩地旅游的1000名游客中,第二批參加北京游的頻率是0.21.
(I)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所有游客中抽取50名游客,協(xié)助旅途后勤工作,問應在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抽取多少名游客?
(II)已知,求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到北京旅游人數(shù)比到香港旅游人數(shù)多的概率。
19.(本小題滿分12分)
下列三個圖分別是四棱錐的直觀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直觀圖中,側面
底面
,M為AC的中點,側視圖是等邊三角形,俯視圖是直角梯形,尺寸如圖所示。
(I)求證:
(II)求證;
(III)求該四棱錐的體積。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shù),數(shù)列
滿足
(I)求證:數(shù)列是等差數(shù)列;
(II)記,試比較
與1的大小。
21.(本小題滿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點
是平面上動點,且
成等差數(shù)列。
(I)求動點滿足的曲線
方程;
(II)設直線與曲線
交于
兩點,試問:當
變化時,是否存在直線
,使
的面積為
?若存在,求出直線
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22.(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shù)(其中
是自然對數(shù)的底數(shù),
為正數(shù))
(I)若在
處取得極值,且
是
的一個零點,求
的值;
(II)若,求
在區(qū)間
上的最大值;
(III)設函數(shù)在區(qū)間
上是減函數(shù),求
的取值范圍。
2009年三明市普通高中畢業(yè)班質量檢查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D 2.B 3.C 4.D 5.B 6.C
7.A 8.D 9.B 10.B 11.C 12.A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
13.5
14.3
15. 16.32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
17.解:(I)由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可知
(II)又為正三角形,
18.解:(I)
第三批旅游人數(shù)為
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所有游客中抽取50名游客,應在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抽取的人數(shù)為(人)
(II)設“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到北京游的人數(shù)比到香港游的人數(shù)多”為事件A,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到北京游的人數(shù)、到香港游的人數(shù)記為
由(I)知,且
則基本事件空間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36,144)(137,143)(138,142)(139,141)(140,140)(141,139)(142,138)
(143,137)(144,136)(145,135)(146,134)(147,133) 共12個。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41,139)(142,138)(143,137)(144,136)(145,135)(146,134)(147,133)共7個
答:第三批參加旅游的游客中到北京游的人數(shù)比到香港游的人數(shù)多的概率為
19.解:(I)取的中點
,連結
在
中,
為
的中點
四邊形
為平行四邊形
(II)
側面底面
,
平面
,
又是正三角形,
為
的中點,
(III)取的中點
,連結
,
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
又側面底面
20.解(I)由已知得,
數(shù)列
是首項
,公差
的等差數(shù)列
(II)由(I)知
21.解:(I)由題意知,
由橢圓定義知,動點滿足的曲線
方程是:
(II)由方程組
的面積
不存在直線
滿足題意
22.解法一:
(I)由已知
(II)
由此得時,
單調(diào)遞減;
時,
單調(diào)遞增
當,即
時,
當,即
時,
(III)
在
在是減函數(shù),
在
上恒成立
即在
上恒成立
在
上恒成立
又當且僅當
時等號成立。
解法二;(I),(II)同解法一
(III)
在是減函數(shù),
在
上恒成立
即在
上恒成立
不妨設
由于無解。
綜上所述,得出,即
的取值范圍是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