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維生素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同的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學運用學到的實驗方法測定橙汁、果味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目的】測定不同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原理】.(1)維生素C是一種無色易溶于水的有機物,能與碘水反應,使碘水褪色;
.
(2)淀粉遇到碘水變 色。.
【實驗試劑】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濃度的標準維生素C溶液、蒸餾水.
【實驗過程】步驟1:在4支試管中分別盛有3.0 mL的下列物質(zhì):①蒸餾水,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
.③橙汁,④果味飲料。分別向4支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
步驟2:用4支相同的膠頭滴管分別向①~④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剛好變色,并記錄滴數(shù)。.
【實驗記錄】.
測定物質(zhì) | ① | ② | ③ | ④ |
滴入碘水的數(shù)量(滴) | 1 | 8 | 15 | 5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小明測定的兩種飲料中, 的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
(2)有的同學認為測定物質(zhì)標準維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認為呢?請說明理由: . ;
.
(3)化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 (填序號)情況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
A.每次實驗所用飲料的顏色不同 B.量取的被測試物質(zhì)的體積不同.
C.試管的大小不同 D.沒有用同一規(guī)格的膠頭滴管滴加碘水.
【回顧與反思】實驗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7分)利用金屬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了金屬的性質(zhì)后,在實驗室找到的一種銀白色金屬R做如下探究:
①將金屬R投入稀鹽酸中,金屬表面有氣泡冒出。則該金屬R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的 (選填“前面”或“后面”)。
②將金屬R投入到FeSO4溶液中,金屬R表面有黑色物質(zhì)析出。根據(jù)上述信息,判斷金屬Fe、R、Cu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2)工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10%的稀鹽酸來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寫出鹽酸除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要配制該鹽酸600g,則需要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的濃鹽酸(密度為1.2g/mL) mL。
(3)某校實驗室廢水中含有Zn(NO3) 2、AgNO3、Cu(NO3) 2三種物質(zhì)。該;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從中分離、回收金屬Ag和Cu,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中未引進其它金屬離子):
回答問題:
①固體X是 。
②寫出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7分) 利用金屬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了金屬的性質(zhì)后,在實驗室找到的一種銀白色金屬R做如下探究:
①將金屬R投入稀鹽酸中,金屬表面有氣泡冒出。則該金屬R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的 (選填“前面”或“后面”)。
②將金屬R投入到FeSO4溶液中,金屬R表面有黑色物質(zhì)析出。根據(jù)上述信息,判斷金屬Fe、R、Cu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2)工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10%的稀鹽酸來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寫出鹽酸除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要配制該鹽酸600g,則需要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的濃鹽酸(密度為1.2g/mL) mL。
(3)某校實驗室廢水中含有Zn(NO3) 2、AgNO3、Cu(NO3) 2三種物質(zhì)。該;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從中分離、回收金屬Ag和Cu,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中未引進其它金屬離子):
回答問題:
①固體X是 。
②寫出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加入鹽酸的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溫度 (t)/℃ |
25.2 | 29.6 | 32.0 | 36.0 | 38.2 | 36.7 | 35.7 | 34.7 | 33.7 | 32.9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