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国产|日本亂倫近親相姦在线播放|国产九九免费观看思思

    <td id="rjvax"><strong id="rjvax"></strong></td>

    實驗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化學試卷

     

    文本框: 試卷說明
1.本試卷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滿分為100分+20分
2.本試卷共9頁,分為A卷模塊測試、B卷能力測試;五大題,34小題
3.選擇題用機讀卡作答,非選擇題在答題紙上作答
4.考試結(jié)束后,上交機讀卡、答題紙和全部試卷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 1  C 12  N 14  O 16  Zn 65
 

     

    A卷(100分)

     

    一、選擇題(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下列化合物中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A.BaSO4    B.HCl    C.CO2    D.H2O

    試題詳情

    2.化學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類反應的規(guī)律

    A.可逆反應    B.化合反應    C.離子反應    D.氣體反應

    試題詳情

    3.有關化學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發(fā)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試題詳情

    B.自發(fā)反應都是熵增大的反應

    C.能自發(fā)進行的吸熱反應一定是熵增大的反應   

    D.非自發(fā)反應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實現(xiàn)

    試題詳情

    4.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A.葡萄糖在人體內(nèi)緩慢氧化       B.灼熱的炭和二氧化碳氣體化合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         D.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

    試題詳情

    5.下列各式表示的變化中,熵變(△S)最大的是

    A.2H2O == 2H2 + O2         B.C2H5OH(l) == C2H5OH(s)

    C.Fe + S == FeS             D.CO2 + 2NaOH == Na2CO3 + H2O

     

    試題詳情

    6.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CaCO3  Ca2+ + CO32         B.H2CO3  2H+ + CO32

    試題詳情

    C.NH3?H2O  NH3 + H2O        D.H2SO3  H+ + HSO3

    試題詳情

    7.在一定條件下,能說明可逆反應X(g)+Y(g)  Z(g)+W(g)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容器內(nèi)壓強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B. X、Y、Z、W的濃度比保持不變

    C. X的消耗速率與Z的生成速率相等     D. c(X) ? c(Y) = c(Z) ? c(W)

    試題詳情

    8.對于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C(s) + H2O(g)  CO(g) + H2(g) △H>0,既要提高反應速率又要提高H2O的轉(zhuǎn)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大H2O(g)的濃度    B.降低壓強    C.升溫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試題詳情

    9.根據(jù)以下3個熱化學方程式,下列有關Q1、Q2、Q3三者關系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s)+2H2O(g)    △H=?Q3 kJ/mol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試題詳情

    10.在不同情況下測得A(g)+3B(g)  2C(g)+2D(g)的下列反應速率,其中反應速率最大的是

    試題詳情

    A.υ(D)=0.4 mol?L1?s1            B.υ(C)=0.5 mol?L1?s1

    試題詳情

    C.υ(B)=0.6 mol?L1?s1            D.υ(A)=0.15 mol?L1?s1

    試題詳情

    11.實驗表明,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和水的反應可表示為:

    試題詳情

                      C2H4(g) + H2O (g) = C2H5OH(g)  ΔH = -45.8 kJ/mol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中,乙烯的用量不會影響該反應的反應焓變ΔH

    試題詳情

    B.0.5 mol H2O(l) 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2.9 kJ

    C.1 mol 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所具有的能量和

    D.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學鍵的總鍵能大于1 mol C2H5OH(g)中化學鍵的總鍵能

    試題詳情

    12. 在0.1 mol?L-1 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NH3?H2O  NH4+ + OH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降低溫度,溶液中c(NH4+)增大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shù)減小

    試題詳情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OH)增大

    D.加入水時,溶液中c(OH) / c(NH3?H2O) 增大

    試題詳情

    13.有關碰撞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具有足夠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B.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大

    C.升溫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D.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從而只影響反應速率不影響化學平衡

    試題詳情

    14.密閉容器中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間有以下關系2 v(B) = 3 v(A)、2 v(C) = v(A)。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A.3A+2B=6C    B.2A+3B=2C    C.2A+3B=C     D.3A+2B=2C

    試題詳情

    15.將H2和Br2充入恒容密閉容器,恒溫下發(fā)生反應H2(g)+Br2(g)  2HBr(g) △H<0。平衡時Br2(g)的轉(zhuǎn)化率為a;若初始條件相同,在絕熱條件下進行上述反應(反應體系與),平衡時Br2(g)的轉(zhuǎn)化率為b。a與b的關系是

    A.a(chǎn)>b                           B.a(chǎn)=b               C.a(chǎn)<b                           D.無法確定

    試題詳情

    16.實驗測得碳單質(zhì)、氫氣、甲烷的燃燒熱(△H)分別為-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則CH4(g) == C(s) + 2H2(g)的反應焓變(△H)為

    試題詳情

    A.-74.8 kJ/mol

    試題詳情

    B.+74.8 kJ/mol

    C.-211kJ/mol

    D.+211kJ/mol

    試題詳情

    17.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發(fā)生反應:2SO2(g)+ O2(g)2SO3(g) △H<0,并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容器體積不變,充入O2,平衡向右移動,SO3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

    B.若容器體積不變,充入Ar,容器內(nèi)壓強增大,平衡向右移動

    C.若容器壓強不變,充入SO3(g),平衡向左移動,達到新平衡時c(SO2)增大

    D.升高溫度,平衡向左移動,平衡常數(shù)K減小

    試題詳情

    18.一定條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間存在平衡:2NO2(g)  N2O4(g) △H<0

      在測定NO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時,下列條件中測定結(jié)果誤差最小的是

    試題詳情

    A.130℃   3.03×105 Pa            B.25℃   1.01×105 Pa

    試題詳情

    C.130℃   5.05×104 Pa            D.0℃   5.05×104 Pa

    試題詳情

    19.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試題詳情

                                2A(g)+B(g)3C(g)

    試題詳情

    經(jīng)2 s達到平衡后,測得C氣體的濃度為0.6 mol?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①用物質(zhì)A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1?s1

    試題詳情

    ②用物質(zhì)B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1?s1

    ③平衡時物質(zhì)A與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

    試題詳情

    ④平衡時物質(zhì)B的濃度為0.2 mol?L1

    ⑤其它條件不變,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C氣體,達到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20.對于可逆反應:2A(g)+B(g)  2C(g) △H<0,下列各圖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1.一定溫度下,固定體積的容器中充入1 mol SO2和1 mol O2,再加入少量的NO,在體系中發(fā)生①2NO+O2=2NO2;②SO2+NO2=SO3+N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體系中的總反應是:2SO2+ O2  2SO3

    B.在反應過程中NO是催化劑

    C.NO參與反應歷程,降低反應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

    D.NO的引入可以增加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試題詳情

     22.可逆反應aX+2Y(g)  2Z(g)在一定條件下的達到平衡后,t1和t2時各改變某一種外界條件,化學反應速率(v)-時間(t)圖象如右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若X是固體,則t1時一定是增大了容器的壓強

        B.若X是氣體,則t2時可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壓強

        C.若X是固體,則t1時可能是增大了X的質(zhì)量

    D.t2時不可能是減小容器壓強;若采用了降溫措施,

    則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H<0

    試題詳情

    23.取c(H+)均為0.01 mol/L的鹽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別稀釋2倍后,再分別加入0.03g鋅粉,在相同條件下充分反應,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 醋酸與鋅反應放出氫氣多      ② 鹽酸和醋酸分別與鋅反應放出的氫氣一樣多

    ③ 鹽酸與鋅反應放出氫氣多      ④ 鹽酸和醋酸分別與鋅反應的速度一樣大

    ⑤ 醋酸與鋅反應速率大          ⑥ 鹽酸與鋅反應速率大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⑤

    試題詳情

    24.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  3C(g),若反應開始時充入2mol A和2mol B,達平衡后A的體積分數(shù)為a%。其他條件不變時,若按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zhì),平衡后A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a%的是

    A.2mol C             B.2mol A、3mol B和1mol He(He不參加反應)

    C.1mol B和1mol C    D.2mol A、1mol B和3mol C

    試題詳情

    25.工業(yè)上制備高純硅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H = +Q kJ/ mol(Q>0)

    某溫度、壓強下,將一定量反應物通入密閉容器進行以上反應(此條件下為可逆反應),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若增大壓強能提高SiCl4的轉(zhuǎn)化率

    B.若反應開始時SiCl4為1 mol,則達平衡時,吸收熱量為Q kJ

    試題詳情

    C.反應至4 min時,若HCl濃度為0.12 mol/L,則H2的反應速率為0.03 mol/(L?min)

    試題詳情

    D.當反應吸收熱量為0.025Q kJ時,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應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23分)

    26. (6分)(1)CuCl2溶液有時呈黃色,有時呈綠色或藍色,這是因為有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試題詳情

    [Cu(H2O)4]2+ + 4Cl  [CuCl4]2 + 4H2O

    藍色                   黃色

        現(xiàn)欲使溶液由黃色變成藍色,請寫出一種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在2SO2 + O2  2SO3的平衡體系中,用由18O構成的氧氣(18O2)替換掉一部分O2,平衡不發(fā)生移動。一段時間后SO218O的含量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在恒溫恒容的兩個密閉容器A和B中,分別加入 a mol 和 b mol 的HI(a > b),發(fā)生反應:2HI(g) H2(g) + I2(g)達到平衡后。回答下列問題(用 “>”、“<” 或“=”填空):

    ① 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所需要時間: tA _______ tB

    ② 平衡時的碘的濃度:cA(I2)______ cB(I2)

    ③ HI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A _______αB

     

    試題詳情

    27. (7分)(1)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57.3 kJ的熱。

    ① 實驗室中可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鋇稀溶液反應來測定中和熱。請寫出能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② 分別取100 mL 0.50 mol/L鹽酸與100 mL 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 = 4.18 J/(g?℃)。實驗時,測得反應前鹽酸與NaOH溶液的平均溫度為21.5℃,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溫度為24.9℃。

    則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_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

    試題詳情

    ③ 如果用含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與足量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反應放出的熱____57.3 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CH4還原NO可以得到三種產(chǎn)物(該條件下均為氣體),利用此反應能消除環(huán)境污染物NO。理論上每消耗標況下22.4 L NO就能放出290 kJ的熱。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試題詳情

    28.(6分)I、II為兩個極易導熱的密閉容器,I保持容積不變,II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動,以保持內(nèi)外壓強相等。在相同條件下將3 mol A和1 mol B分別同時混合充入I、II兩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3A(g) + B(g)  2C(g) + D(g)

    (1)達到平衡時,I中A的濃度為M mol/L,C的濃度為N mol/L,II中A的濃度為m mol/L,C的濃度為n mol/L,則M     m;N     n;(填>、<、=)

    (2)保持溫度不變,若向I中的平衡體系中再充入2 mol C和1 mol D,重新達到平衡后A的濃度為R mol/L。則(    )

    A. R = 2M     B. R < M      C. M < R < 2M       D. R > 2M

     

    試題詳情

    29.(4分)在100℃和200kPa的條件下,反應aA(g)  bB(g)+c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質(zhì)的條件下逐步壓縮體系的體積,增大體系的壓強(維護溫度不變),下表列出的不同壓強下反應建立平衡時物質(zhì)B的濃度。

    壓強(kPa)

    200

    500

    1000

    B的濃度(mol/L)

    試題詳情

    0.04

    試題詳情

    0.1

    試題詳情

    0.27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壓強從200kPa增加到500kPa時,平衡           移動(填“正向”或“逆向”或“不”),理由是                                                                    。

      (2)壓強從500kPa增加到1000kPa時,平衡           移動(填“正向”或“逆向”或“不”),其原因可能為                                                        

     

    試題詳情

    三、實驗題(15分)

    30.(12分)某學習小組通過測定大理石與硝酸反應過程中體系質(zhì)量的變化,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濃度為1.00 mol/L、2.00 mol/L,大理石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guī)格,實驗溫度為298 K、308 K,每次實驗HNO3的用量均為25.0 mL、大理石用量均為10.00 g。

    (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目的

    實驗編號

    T / K

    大理石規(guī)格

    c(HNO3)  mol/L

      (Ⅰ)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①和③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規(guī)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298

    粗顆粒

    試題詳情

    2.00

     

     

     

     

     

     

     

     

     

    (2)實驗①中CO2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見下圖:

    試題詳情

    忽略溶液體積變化,計算實驗①在40s-100 s范圍內(nèi)HNO3的平均反應速率(保留2位小數(shù)):_________________。

    (3)請在答題紙上,畫出實驗②和③中CO2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預期結(jié)果示意圖。

     

     

    試題詳情

    31.(3分)已知,常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2體積氯氣,并且氯水中有如下平衡:

    試題詳情

    Cl2 + H2O  HCl + HClO

        (1)常溫下,在一個體積為100mL的透明玻璃針筒里吸入80mL氯氣后,再吸進10mL水,振蕩后靜置。寫出針筒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上述針筒長時間放置,又能看到何種變化__________;試用平衡觀點加以解釋__________。

     

     

    試題詳情

    四、計算題(12分)

    32.(12分)在容積為2.0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60 mol X和1.60 mol Y,發(fā)生反應:

    試題詳情

    aX(g)+3Y(g)  2Z(g)

    試題詳情

    經(jīng)過10 min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Y的濃度為0.2 mol/L,Z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

    計算并回答:

    ① 10分鐘內(nèi),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_______________

    ② 計算a 的值(要求有具體過程)

    ③ 該條件下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一位小數(shù))

    試題詳情

    ④ 該條件下反應2Z(g)  aX(g)+3Y(g)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___

    ⑤ 將體積比為 1┱3的X和Y的混合氣體,通入上述密閉容器中, 在一定的條件下發(fā)生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混合氣體中A 的體積分數(shù)為 w %(w < 25), 則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shù)是 ________,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反應前的 _________ 倍。

     

    B卷(附加題   20分)

    試題詳情

    33.(12分)科學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溫、常壓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報道:在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的主要產(chǎn)物為NH3和另一種常見氣體。進一步研究NH3生成量與溫度的關系(其它條件均相同),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

    T/K

    303

    313

    323

    平衡時NH3的生成量/(10-6mol)

    試題詳情

    4.8

    試題詳情

    5.9

    試題詳情

    6.0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的焓變△H______0(填“>”、“<”或“=”)

    (3)請在答題紙的坐標圖中畫出上述反應在有催化劑與無催化劑兩種情況下反應過程中體系能量變化示意圖,并進行必要標注。

    (4)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工業(yè)合成氨方法相比,該方法中固氮反應速率慢。請?zhí)岢隹商岣咂浞磻俾是以龃驨H3生成量的建議:       

    (5)已知:

    試題詳情

          N2(g) + 3H2(g) == 2NH3(g)  △H = -92.4 kJ/mol

    試題詳情

          H2(g) + Cl2(g) == 2HCl(g)  △H = -184.6 kJ/mol

    試題詳情

          ½ N2(g) + 2H2(g) + ½Cl2(g) == NH4Cl(s)  △H = -313.6 kJ/mol

       ① 計算NH3(g) + HCl(g) == NH4Cl(s)的反應焓變:△H =______________

    ② 室溫下NH3就和HCl能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NH4Cl;而在加熱的條件下,NH4Cl則能分解為NH3和HCl。請用所學的化學原理解釋這一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4.(8分)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不變(1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3 mol PCl3和4 mol Cl2使之發(fā)生反應PCl3(g)+Cl2(g)  PCl5(g),平衡時容器內(nèi)壓強為開始時的

    計算并回答:

    (1) 平衡時,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是開始時的________倍,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開始時的________倍。

    試題詳情

    (2)保持同一反應溫度,若將起始物改為a mol PCl3,b mol Cl2,c mol PCl5。欲使平衡時PCl5的體積分數(shù)為,則a,b,c滿足的關系為              ,             。

    欲使開始時反應向逆方向進行,則a的取值范圍為               , b的取值范圍為               ,c的取值范圍為               

    試題詳情

    (3) 保持同一反應溫度,若將起始物改為3 mol PCl3,3 mol Cl2,達到平衡時PCl3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____(百分數(shù)表示,保留一位小數(shù);已知:

    實驗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

    答  題  紙

    班級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學號_____

     

    試題詳情

    26.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tA _______ tB   ② cA(I2)______ cB(I2)   ③αA _______αB

     

    試題詳情

    27. (7分)(1)①                                                              ;

    ② 中和熱△H=_______

    試題詳情

    ③放出的熱________57.3 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熱化學方程式                                                             

     

    試題詳情

    28.(6分)(1)則M          m;N          n;   (2)(    )

     

    試題詳情

    29.(4分) 

    (1)       ,                                                              。

    (2)       ,                                                              。

     

    試題詳情

    30.(12分)(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編號

    實驗目的

    T / K

    大理石規(guī)格

    HNO3濃度  / mol?L-1

      (Ⅰ)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①和③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規(guī)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298

    粗顆粒

    試題詳情

    2.00

     

     

     

     

     

     

     

     

     

    (2)_________________。

    (3)畫出實驗②和③中CO2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預期結(jié)果示意圖。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變化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2.(12分)

    ① 10分鐘內(nèi),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_______________

    ② 計算a 的值(要求有具體過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倍。

    附加題:

    試題詳情

    33.(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______0

    (3)畫出上述反應在有催化劑與無催化劑兩種情況下反應過程中體系能量變化示意圖,并進行必要標注。

    試題詳情

    文本框: 體系能量

     

    (4)                                。

    (5)①△H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4.(8分)

    (1)        ,       。

    (2)                  ,                 

    取值范圍:a                  , b                  ,c                  

    試題詳情

    (3) __________(已知:

     

     

     

     

     

     

     

     

     

     

     

    實驗中學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C

    B

    A

    D

    B

    C

    A

    B

    A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B

    D

    C

    B

    C

    D

    D

    B

    A

    D

     

    試題詳情

    26.(1)加入硝酸銀溶液 (或加水)    (1’

       (2)增大(1’)  化學平衡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均未停止(v = v ≠0),18O2的加入會使含18O的SO3的含量增加,進而使含18O的SO2的含量增加。(1’

      (3) <  , >  , =    (各1’

    試題詳情

    27.(1)① ½ Ba(OH)2(aq) + HCl (aq) == ½BaCl2(aq) + H2O(l)  △H =-57.3 kJ/mol (2’

    試題詳情

            ② △H=-56.8 kJ/mol(1’

            ③ <(1’) ,  醋酸的電離過程吸熱(1’

    (2)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2’)

    試題詳情

    28.(1)<(2’)  , <(2’)   (2)C

    試題詳情

    29.(1)不移動(1’),濃度增大的倍數(shù)和壓強增大的倍數(shù)相同(1’

       (2)正向(1’),加壓至1000kPa時C物質(zhì)變成了非氣態(tài)物質(zhì)(1’

    試題詳情

    30.(1)(9’

    實驗編號

    T/K

    大理石規(guī)格

    HNO3濃度/mol?L-1

    298

    粗顆粒

    試題詳情

    1.00

    308

    粗顆粒

    試題詳情

    2.00

    298

    細顆粒

    試題詳情

    2.00

    試題詳情

    (2)0.015 mol/(L?s) 或 0.91 mol/( L?min)   (1’)

    (3)(作圖略)作圖要點:實驗②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是實驗1的一半,速率小。

      實驗③的圖象,反應速率大,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與實驗①相同。(每條圖像1’

     

    試題詳情

    31.(每空1’)(1)氣體體積縮小,溶液呈淺黃綠色。 

       (2)氣體體積繼續(xù)減小(至約40 mL),氣體和溶液的顏色均逐漸變淺(直至無色)

    試題詳情

           氯水中存在平衡Cl2 + H2O  HCl + HClO,由于2HClO == 2HCl + O2↑,HClO  不斷分解,使上述平衡右移,最終Cl2耗盡全部轉(zhuǎn)化為O2,由總關系式為:2Cl2~O2

    試題詳情

    32.(每空2分)

    試題詳情

    (1)0.04 mol/(L?min)      (2)a=1     (3)66.7%

    試題詳情

    (4)0.005 mol2?L-2 (不寫單位不扣分)   (5)1-4w%    

     

    附加題

    試題詳情

    33.(每空2分)

    (1)2N2 + 6H2O == 4NH3 + 3O2      (2)>

        (3)(畫圖略)要點:

            ①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對這各反應前后能量變化并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

            ②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要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4)升高溫度:增大反應物N2的濃度(并不斷移出生成物脫離反應體系)

    試題詳情

       (5)① -175.1 kJ/mol

            ② NH3(g) + HCl(g) == NH4Cl(s)是一個焓減、熵減的反應,在低溫下自發(fā),在高溫(加熱條件)下不自發(fā)。而其逆反應NH4Cl的分解則在高溫下自發(fā)。

    試題詳情

    34.(每空1分)

    試題詳情

    (1)1   ,     

    (2)關系:a+c=3  , b+c=4    范圍:0≤ a <2 ,  1≤ b <2 ,    1< c ≤3

    試題詳情

    (3)26.7%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